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构建经济带 优化广东区域协调新格局

2014年05月12日 09:5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发展的战略支撑。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经济带战略,为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更明确的指导方针,为我省区域经济新格局的形成提供了新思路。

  推动建设区域内部经济带和区际间经济带合作是未来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核心战略之一

  经济带作为空间经济学范畴,通过依托一定的交通运输干线,并以其作为发展轴,以轴上一个或几个核心城市为节点,发挥经济聚集与辐射功能,由此形成点状密集、面状辐射、线状延伸的生产、贸易、流通一体化的带状经济区域。通过经济带的辐射连接,将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带动作用,最终可以实现区际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

  笔者对广东区际经济增长的差距进行空间计量研究,发现近十年广东区际之间的增长差距呈现细微缩小的态势,而区域内部表现为经济增长逐渐走向平衡的显著趋势。这得益于广东在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条件下持续实施的“双转移”战略。发展至今的区域格局表明,广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既需要进一步保持各自区域内部持续的发展动力,又需要保持区际之间协调统一的相互合作。而全力推动广东区域内部的经济带战略和区际之间的经济带合作,将是未来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依托经济带战略,广东将以丝绸之路经济带、自由贸易区、沿江经济带为重要抓手,破解多年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难题,将实施以节点为平台、以点连线、以线扩展经济带的渐进区域战略。这样的战略规划,既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又满足区际之间协调发展的需要。因此,广东加快深入实施经济带建设,将大有可为。

  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将贯穿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始末。作为构建区域合作新模式的跨国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将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可以显著带动人财物等资源要素聚集,为广东制造业产品向西出口创造千载难逢的机遇。众所周知,广州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二个重要节点,未来,珠三角、粤东、粤西地区可以借助粤港澳自贸区为平台,积极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强化连接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作用,形成广东沿海经济带一体化战略和以广东为代表的“南海经济圈”新版图。

  大力推进北江经济带建设

  作为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与难点,粤北地区将是北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节点。北江汇入珠江,属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衍生区域,也是粤北地区的“黄金水道”,而历史上珠江流域正是陆路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连接通道。韶关、清远等地处北江流域的城市,逐渐具备迈向更高级经济区域发展的条件和能力。通过发挥北江经济带交通、资源等潜在优势,更好地服务沿江产业布局和珠三角产业转移,使粤北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再通过开通赣粤运河,连接北江,可以进一步强化粤北出省门户的中介地位。未来,粤北地区将依附经济带建设,构建与泛珠三角地区之间的产业协作网络,通过粤北地区商贸与物流中心的构建,用以提供专业化服务,充分发挥珠三角及泛珠三角地区之间的中介平台作用。

  借力筹划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

  珠江—西江流域作为国内第二大流域,流经粤西、粤北四座城市和广西、云贵等的多座城市,广东与周边省份合力打造珠江—西江经济带,将构建自西江向珠三角“三纵三横三线”高等级航道网为核心的水上快速航路网,加快推动珠三角产业向其他地区转移,更好地促进粤东西北“出山入海”振兴发展。未来,北江经济带可与珠江—西江经济带共同打造一极具有无限发展潜能的沿江经济带,将为粤东西北与珠三角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共赢合作的新格局。

  进一步强化以点促面、点面互动的机制建设

  在对各大经济带进行构建的同时,需要注意进一步强化以点促面、点面互动的机制建设。首先,要注重城镇化和自由贸易区作为广东区域内部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将其视为以点促面中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其杠杆效应,进而扩大各个区域内部的市场获得,激发市场活力;其次,注意在发展经济带战略的过程中,尽力消除区际之间的负向边界效应,扩大区际之间市场自由度,坚决推动区内市场竞争化与区际市场一体化,构筑统一开放的区域市场,奠定人财物等要素区际之间自由流动的坚实基础。

  (王方方)

【编辑:刘彦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