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发展第三产业 广东佛山找准自己的节奏

2014年05月12日 15:2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进入新世纪以来,佛山第三产业比重从2002年的40.7%最高位下滑至2013年的36.1%,10多年来一直在35%左右徘徊。三产比重偏低甚至“逆产业结构高度化”成为佛山人心头挥之不去的烦恼。

  三产比重,公认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追求较高的三产比重成为很多国家和城市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对三产比重的攀比演变成“情结”,甚至不惜减缓二产发展的速度换取三产比重的上升。

  究竟怎样的三产比重才适合自己?

  如按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产业阶段划分方法,佛山2005年就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这一阶段的典型特征是三次产业结构发生跃迁,三产持续高速增长,并将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然而佛山的现实是,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三产比重不升反降,形成背离现象,2008年下滑到32%。

  这种背离,曾被冠以经济发展不健康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帽子。

  三产比例偏低的背后,是佛山制造业发达且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曾高达65.6%(2008年),挤压了三产增加值在GDP中的空间,三产一直没有主导经济增长,更不是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

  研判产业结构是否出现了问题,要结合本地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特点,不能简单照搬公式。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工业化进程快的地区,由于工业高速增长,三产尽管也得到较快发展,但比重不一定就较高。相反,工业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在国民经济循环体系内在机制效应下,批发零售贸易、饮餐、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仍会稳步发展,三产比重可能会比工业化进程快的地区要高。

  强劲的制造业是佛山的比较优势,本地没有完全的资源和市场,原料、服务和产品需通过输入和输出完成投入产出循环。这种开放的区域经济体系,通过与区域外建立产业关联,也可视为对区域经济结构的补充和协调。相反,如果不顾自身实际追求“三产”的高比重,无疑是漠视社会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违背了区域生产力配置的基本规律。

  2010年以来,佛山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适度发展第三产业,在发展好金融、研发设计、专业化、现代物流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教育、医疗卫生、餐饮、房地产、家政等生活服务业的同时,有选择地接受广州的信息、现代商贸、咨询等优势服务,取长补短,通过区外关联,使自己的产业结构实现合理化。

  近几年,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出现积极的变化,衡量宏观经济运行质量的主干指标如企业利润率逐年上升、要素驱动逐渐转变为以创新为主的内生驱动、一般贸易和民营经济占比位列珠三角地区第一。同时,第三产业发展质量和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断向高级化演进,对第二产业的“添油加醋”作用进一步增强。

  选择方向有时候比努力更重要,正确的战略选择,既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又腾出精力发展自己的优势产业,这无疑是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突破!(王军科)

【编辑:刘彦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