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深圳光明新区:打造国际化现代化文化新“高地”

2014年05月19日 13:1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今天,第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即将谢幕。十载文博,见证了中国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也铸就了承办地深圳的文化产业辉煌。

  时光荏苒。在这块不断开疆拓土的文化产业版图上,一块极具魅力的文化新“高地”正在西北部崛起。深圳光明新区,既是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和园区发展的“主战场”,也是传统优势产业的“集聚区”和全市文化创意产业的“生力军”。

  以文化产业为发展高新产业、推动转型升级的核心内驱动力,光明新区“文化+科技”的特色文化产业正蓬勃发展;为内衣、钟表等传统产业注入文化、创意元素,光明新区引导传统产业向时尚创意产业转型升级。

  光明新区党工委书记田夫表示,光明新区将充分借力文博会平台,突出“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民生”核心内涵,突出国际化要求、国际化元素,全力推动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落户和建设,培育“航母级”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努力将光明新区打造成具有国际化现代化高水平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文化+科技”

  创意文化产业插上梦想翅膀

  5月14日上午,位于光明新区广深港高铁光明城站门户区凤凰城的光明华强创意产业园正式动工开建,为光明新区凤凰城片区大开发大建设吹响了前奏曲,也为光明新区打开了创意文化产业的梦想之门。

  梦想之门背后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已进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创意产业这一集文化、科技、资本跨界融合的新型业态模式,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

  为助推文化和科技融合,2013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曾印发了《关于促进我省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在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娱乐、动漫游戏、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产品和装备生产等领域,广泛运用高新技术,提高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培育一批创新性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骨干文化科技企业。

  坚持大项目带动战略和园区聚集战略的光明新区,在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高地的同时,也意识到“文化+科技”对构建新区现代新产业体系的重要性,不断创造条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历经3年不懈努力,引进了华强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

  这个华强集团在深圳投资建设的首个产业园区,将成为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产业典范。项目按大型国家级文化产业及服务出口样板基地标准建设,总投资51亿元,建设用地规模约23万平方米,拟建设创意基地、影视制作及设备生产基地、展示基地、文化企业创业园、人才学院及人才公寓等;项目计划2017年6月竣工,引入创意及科技金融企业800余家,年产值超100亿元。届时,该园区将引进和带动一大批上下游文化创意产业企业集聚,打造成深圳乃至全国科技创意产业集研发、办公、展示、交易、发布、孵化、集群等为一体的文化精品园区和综合创意平台。

  独木难成林。作为深圳13个重点开发片区之一,光明新区凤凰城片区及周边布局安排了华强创意产业园、招商局智慧城、腾讯第二总部、绿地产业综合体、上市企业总部园区、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带动力强、辐射范围广、公共服务完善的重大产业项目和重点配套设施。

  随着三大产业巨头的相继落户,一个国际化现代化高水平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正加速形成,特色文化产业成为“深圳绿谷”强劲支撑之一。

  “文化+创意”

  传统优势产业实现华丽转身

  今年初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三次会议提出,要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其核心就是要推动产业向价值链的高端发展,推动产业和企业实现凤凰涅槃。而优势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则是走出一条有广东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

  在深圳市重点规划建设的九大传统优势产业中,对拥有钟表、内衣、模具产业三个要重要席位的光明新区来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既是产业规律,也是城市化进程的客观需要。

  那么,转型升级路在何方?从政府到企业,都须谋定而后动,方能顺势而为。“由‘三来一补’发展到现在,传统产业制造模式难以为继。我们也意识到内衣产业要长远发展,必须转型升级,其中文化创意成为核心价值所在。”光明新区雪仙丽集团董事长马庆成感慨地说。

  他的企业转型思路在文博盛会上得以充分展现。座落在雪仙丽的光明居家服饰创意谷是第十届文博会新增的分会场。居家服饰创意学院揭牌、国内首家以居家服饰为主题的博物馆开馆、行业O2O模式电商平台启动等活动,均昭示着光明内衣产业在为全市传统行业转型发展探路。

  雪仙丽用文化创意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成为光明新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而企业渴望提升品牌价值的内生需求,也与政府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不谋而合。成立之初,新区就明确提出打造三大“百亿”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目标,在园区配套、企业服务、创新载体建设等方面,予以大力倾斜,将统筹和提升优势传统产业放到光明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重要抓手的战略高度。

  在这一政策引领下,传统优势产业和文化创意元素的碰撞,让光明新区的优势传统产业焕发出生机。

  5月15日上午,深圳光明钟表文化设计创意港“美时美刻·聚焦光明”活动现场,尽显深圳“中国钟表之都”魅力。现在,光明新区钟表产业已成功集聚飞亚达、依波、伯尼、精瑞机芯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年产值近100亿元,约占全市行业产值的76.5%,形成了集研发设计、配套生产、品牌推广等于一体的高端产业链,被评为国家第一批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

  为进一步提高优势传统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如今光明新区正继续构建和完善扶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打造创意人才文化企业集聚高地;加快落实重点招商项目建设,开展与包括工业设计行业协会在内的机构的合作,引进一批工业设计研发龙头企业,实现新区全产业链配套。撰文:柳艳

  从“国际范”

  看“国际化”

  ■观察

  5月15日晚,第五届新媒体短片节光明新区草地嘉年华启动,重磅嘉宾云集,融合了众多国际元素的现场尽显“国际范”。与此同时,“国际范”也频频在光明居家服饰创意谷、深圳光明钟表文化设计创意港活动中体现。

  光明新区在文博分会场中表现出来的“国际范”,恰与“要将国际化作为深圳文博会重要发展战略”的声音相呼应。国际化,成为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创新路径,并不断收到来自政策层面的利好消息。近期,国务院就连续发布两个文化经济政策文件:《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鼓励中国文化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

  在这一宏观背景下,光明新区高起点谋划文化产业发展,打造国际化现代化高水平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思路正当其时。

  “国际范”也体现了光明新区在区域整体发展上的国际化、现代化发展路径。当下,深圳正在加快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步伐。作为建设国际化城市的载体,国际化城区的路在何方?

  毋庸置疑,打造国际化城区是一个整体工程,必须从产业、人才、配套等多元素综合考量。新区提出按照打造国际一流园区的要求,根据产业特点,突出生态化、人文化、科技化,探索制定光明新区国际化社区建设指标体系。以“凤凰城”等重点开发片区为试点,参照国际标准和惯例,在社会公共管理服务、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打造国际社区。

  我们欣喜地看到,在成为深圳名副其实的经济增长极后,光明新区加快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雄心和抱负。这篇内涵丰富的“国际化”文章,正在掀开新的一页。(南方日报)

【编辑:刘彦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