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上广对比:广州人均GDP最高 福利水平却最低

2014年06月10日 15:00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由广州市社科院最新公布的广州经济蓝皮书指出,当今发达国家创造的GDP当中,居民工资性收入一般可占到70%左右,目前广州仅为这一标线的一半左右。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城市中,虽然广州人均GDP最高,但居民实际获得的人均福利水平却低于上海。蓝皮书同时指出,广州的改革精神在弱化!

  经济水平:

  和京沪落差明显

  广州经济蓝皮书比较了北上广三市的经济发展实力,指出目前存在的差距。总部经济方面,北京实力居全国第一,上海紧随其后,广州与京沪实力差距较大。且从动态角度看,2006—2012年间广州总部经济发展指数与京沪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了,且排名也从全国的第3位下降到现在的第4位,被深圳所超越。

  三市比较,广州金融业规模只有北京、上海的1/3,占城市GDP的比重仅为6%,也不到京沪两市的一半。广州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远落后于上海,且广州集中度低,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只有85%,同期上海、北京为95%和91%;龙头企业也偏少,在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北京有39家,上海23家,广州只有5家,在前10强中,广州竟无一家入围。

  广州创新能力也远逊于京沪。创新投入上,北京R&D投入占GDP比重高居榜首(约6%),上海次之(3%),而广州还不足2%。创新产出上京沪专利产出均遥遥领先于广州,广州专利授权量不足北京的1/2,不到上海的1/3。

  商贸业方面广州有一定优势,广州是全国新型商业和消费模式的引领者之一,网上购物和刷卡消费规模均居国内第一。但从结构层次看,广州连锁率低于京沪,世界知名零售商进驻率和奢侈品牌进驻率等指标也明显低于京沪,表明广州的商业档次不及京沪。此外,从批发零售比这一指标看,上海商贸辐射力最强,而广州略高于北京居第二位,与上海的差距并不太大。

  居民福利:

  广州溢出率最低

  经济效率反映了一个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其财富创造能力。广州人均GDP略高于京沪,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也好于京沪。且在三大城市中,广州人均GDP最高,显示人均创造财富水平最高。

  然而蓝皮书也指出,广州居民实际获得的人均福利水平(主要以居民收入计)虽高于北京却低于上海。从相对值看,京沪的福利溢出率均超过40%,而广州仅为36%,表明广州在全社会创造的经济成果中居民获得的福利占比最低。而当今发达国家创造的GDP当中,居民工资性收入一般可占到70%左右,目前广州仅为这一标线的一半左右。

  蓝皮书分析,广州福利溢出率偏低,一方面暴露了国民收入分配上的缺陷,另一方面也与广州以外资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有关。此外,相对于京沪,广州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多数行业处于产业链低端也是原因之一。

  原因分析:

  改革精神在弱化

  广州经济实力为何这么弱?

  蓝皮书分析,城市规模较小是直接原因。2012年广州经济规模仅为上海的67%,为北京的75%。广州经济规模较小主要是城市规模相对较小造成的。广州人口规模仅分别为上海的54%、北京的63%,而城市建成区面积也仅为上海的63%、北京的78%。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离不开腹地的支撑,而广州的直接腹地珠三角经济圈仅有4万平方公里,远低于北京所在环渤海经济圈的21万平方公里和上海所在长三角经济圈的11万平方公里。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中央政策支持对城市的崛起非常重要。而三大城市中京沪均为省级直辖市,北京更兼首都优势,而广州仅为副省级城市,这种体制上的差异使广州在可控财力、国家级资源和功能配置两方面都处于劣势,目前国家唯一赋予广州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也就是“广交会”这一商务平台。

  除客观因素外,蓝皮书还指出,目前广州改革精神和制度红利在弱化。上世纪80年代,广州在制度变革和机制创新上曾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然而自跨入新世纪以来,广州在改革创新方面的势头明显减弱,许多新的重大制度创新鲜有出自广州,而来自深圳、苏州、温州、天津、重庆等其它城市。”

  蓝皮书指出,当今广州在城际竞争中面临被超越的危险,但其改革精神与动力却明显弱化,许多重大改革方案在政府内部即遭到巨大阻力,改革被迫拖延乃至无果而终!

  发展建议:

  培育城市魅力

  经济蓝皮书在给广州的发展建议中指出,要尽快缩小与京沪的差距,必须立足于发挥广州固有的优势因素,今后要集中资源扶持汽车、商贸、物流三大优势产业稳步壮大;并着力扶持广州四大优势区域发展:一是作为新城市中心的天河区,GDP第一,是服务经济最强区;二是作为现代产业基地的萝岗区,工业规模第一,是工业经济最强区;三是作为国家级新区的南沙区,是典型的政策强区;四是拥有国家级开发区的增城区,是未来发展潜力最大区。

  蓝皮书还建议广州着力培育优势资本——城市魅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广州领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凭“千年商都”美誉率先在商品经济大潮中破浪前行,其城市魅力独领风骚。而上世纪90年代末后,大量人口无序涌入,出现城中村、马路经济、社会治安、环境恶化等问题,广州一度被国人戏为“国际大墟镇”,加之全国开放格局的形成和长三角的崛起,广州城市魅力大减。

  “广州今天在高端功能上的差距,固然有国家政策的因素,但与自身魅力弱化也不无关系。”蓝皮书指出,广州今后应借助“中国第三城”和国家中心城市的名号,强化城市魅力的培育,以综合竞争力提高对外影响力,以独特优势增强城市吸引力,以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营造亲和力,以宏大的发展蓝图创造想象力,高度重视营销城市的特色、潜力、前景和地位。

  仅一成新广州人选择在广州购房

  新快报讯 由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14年广州社会蓝皮书对新一代外来工的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指出,六成以上新一代外来工拥有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但是高达四成的新外来工仍然是通过非正规渠道就业。60.2%的新一代外来工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工资偏低。

  调查报告将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广州工作和居住的外来工称为新广州人。

  对照2006年的调查显示,老一代新广州人中,文盲、小学文化、初中文化的人员较多,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占了82.6%。而本次调查发现,新广州人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达62.5%。

  但是调查发现,如今的新广州人大多数仍是通过非正规渠道就业,他们多数通过亲友或老乡介绍,这种就业比例占被访问对象的42%。

  正是由于非正规就业,工作极不稳定,因此面临着许多社会风险。调查发现,新广州人遇到的首要问题是工资偏低(60.2%),其次是消费太高(16.8%)和住房太贵(14.2%),再次是看病难、看病贵(8.6%)。《社会保险法》于2011年7月1日实施,职工对社会保险权益的关注升温。但调查发现,仍有23.7%的新广州人没有购买任何保险。

  调查显示,新广州人的住房类型选择主要是租房,达到被调查者的74.12%,而选择购房的仅为1.05%;老一代新广州人的住房类型选择主要是单位宿舍,高于新广州人10.34%的比例。但是,新广州人对广州出租屋的满意度只有63.4%。(记者夏杨、通讯员伍庆)

【编辑:刘彦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