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日报:必须让市场主体大声说话

2014年07月18日 10:32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年中已至,伴随着各项经济数据出炉,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4日再度将企业家们请进中南海,面对面听取他们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看法和建议。座谈会上,总理鼓励企业老总大胆直言,强调企业是市场主体,政府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责无旁贷,要让市场主体敢说话、说真话。

  政府面前,市场主体敢不敢说想法、吐真言,表面看是个胆量问题,深里看则是个政府与市场关系定位问题。二者是各得其所、相得益彰,还是老鼠见猫、胆战心惊,决定着企业说话的勇气和底气。长期以来,不管是行政审批,还是监管督查,手握重权的有关部门,企业不敢也不能“得罪”,说起话来难免瞻前顾后、支支吾吾。企业家的一句“不能乱说话”让总理感到汗颜,也照出了我们当下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捋顺政府与市场关系,要做的工作还有不少。

  市场主体要大声说话,政府部门的嗓门就得先降下来。当前,国务院压缩审批、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举措快速推进。所谓简政放权,不管要简的还是要放的,实际上是一种对权力的“情结”。在一些政府部门眼中,权力就是命根子,没了行政审批就不知道怎么开展工作,离了发号施令就不知道怎么面对企业。这种“路径依赖”现在已经不合时宜。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增速放缓的压力,转型升级的要求,现实问题的倒逼,都需要政府从过去的大包大揽转向更多更好地提供服务。政府部门把身段放下来,职能转到位,才能将发展环境营造好、公共服务提供好、公平正义维护好。

  市场主体要大声说话,自己的腰杆子必须硬起来。俗话说,求人嘴短,未张嘴便矮半截。一些企业面对政府唯唯诺诺,很大程度上在于长期把政府、官员当成了靠山。不找市场找市长,不找经理找总理,依然是很多企业面对问题时的首要选择。特别是一些大型国企,靠着政府的帮扶,资源不忧,市场不愁,旱涝保收,出了事还有人兜着,那些批评的话、刺耳的话是肯定讲不出来的。特殊照顾必然滋生惰性,惰性使然又会加剧依赖。国企也好民企也罢,说话的资本来自于市场竞争力,而不是靠山的硬实度,这应当成为一种普遍共识。

  市场主体要大声说话,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尤为重要。实事求是地讲,现在民企和国企的地位并不平等。相对于许多国企的顺风顺水,现实中,民企却经常遭逢“玻璃门”“弹簧门”的壁垒,受到“吃拿卡要”乱收费的困扰,自身也面临经营模式不规范、缺乏现代企业制度改造等瓶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需要更多地为民企松松绑、鼓鼓劲。企业兴、市场旺、经济强,让所有企业都展现出勃勃生机,获得更多投资选择和发展舞台,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才会有坚实的支撑。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不能成为一句空话,这需要每一位政府官员时时自警,也需要每一个市场主体协力奋斗。让“看不见的手”更有效,让“看得见的手”更有为,中国经济就能迎难而上、行稳致远。  张砥

【编辑:吴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