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清远或全部取消领导用车 五十岁局长驾校报名考车牌

2014年07月23日 11:29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为了使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有关精神落到实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标志着新一轮公车改革即将拉开序幕。对此,清远市广大干部群众期待着公车改革能够打破“坚冰”,使许多痼疾得到根本性的解决。

  力度空前

  清远或全部取消领导用车

  据悉,我国公车改革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经历了多次尝试和酝酿,此次终于出台具体方案,而本轮公车改革的力度也是空前的。

  作为本次公车改革的亮点之一,副部级以下领导干部用车和一般公务用车将被取消。换言之,作为地市级的清远市,各级党政部门,包括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审判、检察机关,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以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事业单位,其领导干部和一般公务用车都或将被取消。

  此外,《指导意见》中规定,在取消一般公务用车的同时,可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和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公车改革后,相关单位可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参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司局级每人每月1300元、处级每人每月800元、科级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的补贴标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的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标准的150%,一般地区不高于130%。

  对于清远市党政正职主要负责人,以及县(区、市)和乡镇正职主要负责人,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各地可以根据实际出发,鼓励他们参加车改。如果确实因为工作需要的话,也可以采取实物保障的方式,这意味着可以保留现有的一般公务车,但不能再领取相应的补贴。

  热议车改

  公务员期待车改尽快落地

  《指导意见》中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将成立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负责制定并组织实施改革方案及配套政策。因此,公车改革在清远的具体实施,目前还没有确切的时间表。

  尽管公车改革的“靴子”尚未落地,但清远许多公务员却悄然筹划着各种应对办法。“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我这个级别的干部肯定是要取消公务车待遇,改为发放交通补贴。但是我在工作时肯定需要用车,所以按照800元的补贴标准来算的话,除去自己买车、养车之外,如果再雇个司机开车,那么补贴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还是要自己再贴钱的。”清远某县的一位副县长表示。

  虽然已年届半百,但清远市某局的一位副局长近日却到驾校给自己报了名,即将成为“考证一族”。他表示,公车改革一旦在清远落地,自己现在的公务车肯定要被取消,与其到时候没车坐,还不如现在就考个驾照,到时候买辆私家车上下班。

  相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清远市的普通公务员又是如何看待公车改革的呢?在市直机关单位工作的陈女士坦言,随着私家车的日渐普及,许多公务员都已是“有车一族”,但绝大多数人现在都没有车补,遇到外出开会等情况时,往往还要“私车公用”,因此她周围的许多同事都希望公车改革尽快落地。

  车改利好

  公务车服务外包或成趋势

  此次《指导意见》的出台,国内汽车产业无疑将受到影响。对此,许多清远汽车经销商在认真分析政策变化之后,认为公车改革将给清远车市带来利好。

  清远某4S店负责人认为,通过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将极大地刺激清远公务员群体的购车需求。“一般公务用车被大幅取消后,肯定将刺激清远公务员群体的购车需求,扩大清远车市的整体销量。公务员属于汽车金融行业的优质客户,在按揭购车等方面,还可以享受到厂家提供的许多优惠政策,很大程度上也增强了公务员群体的购买力。”他分析道。

  同时,公车改革对于清远汽车衍生行业也将产生影响,今后公务车服务外包或将成为趋势。“公车改革对我们租车行业将是很大的利好,因为公务用车从社会购买服务,在国际上是通行的做法。如果清远也采取这种方式的话,我们公司一定会购置相应的车型,争取通过招标拿下公务用车外包这块业务。”清远某租车公司负责人表示。

  《指导意见》中规定,对于取消的车辆,要制定处置办法,公开招标评估、拍卖机构,通过公开拍卖等方式公开处置。“我们公司可以承揽这些存量公务用车的招标、拍卖业务,希望到时候能饮到‘头啖汤’。”清远市某二手车经纪公司负责人表示。(记者 赫鹏翀)

【编辑:刘彦领】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