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都市新农民谈户籍改革:别光给一个“居民”名声

2014年08月01日 15:48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户口不再分“农业”和“非农业”,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面对户籍制度改革,作为改革主角的都市新农民们抱有怎样的看法,他们希望得到什么?同时他们又有什么担忧?记者采访多位北京农民,倾听他们的心声。

  在朝阳区崔各庄乡著名的城乡一体化试点回迁房项目京旺家园小区,坐在自家宽敞明亮的客厅落地窗前,今年58岁的老汉刘国瑞摩挲着前几天刚刚从派出所取回来的崭新的户口簿对记者说,“盼着农转非盼了几十年,现在算是踏实了。我们兴许就是最后一拨依靠搬迁上楼转工转居的农民了。”

  从2010年7月份签订整体搬迁上楼合同,到2013年3月份拿到回迁房的钥匙入住,再到今年1月份户籍农转非变更审批通过,刘国瑞一家的转居过程整整持续了4年。“听村委会的人说,到9月底前应该就能办完所有转居手续,到时候我们看病也能使上医保卡,还有其他的保险也都补缴利落了,像我这岁数再交两年就够退休年龄,每月能有1400多块钱的退休金,肯定是比农民的身份要享受到更多的福利待遇。”

  说到户籍制度改革,刘老汉觉得是个好事,因为“不用费这么多事就能直接转成居民户口”。但刘老汉在乡企常年从事社保福利工作的儿媳高静却有自己的一番见解:“现在具体的政策还没有出台,不知道转成居民户口还有没有转工安置的说法。如果没有,那我们就真是赶上了,因为转工安置这些措施其实对于农转非还挺重要的,算是一种保障吧。”

  索家村和当年的大望京村一样属于整体拆迁上楼,基本流程都是按照宅基地和家中人口数量进行补偿后,再进行转工转居,即便对于安置的工作不满意,村民也可以自主选择自谋出路而领取一笔额外的安置补偿款。

  同样是家住京旺家园的索家村村民刘继龙和高志芹两口子也对户籍制度改革的新闻特别上心,“我觉得现在农民转工转居的流程挺成熟的了,但不知道未来是不是还会按照这种流程办?虽然咱现在户口簿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非农业家庭户’,但亲戚朋友里也还有是农民户口的,不知道按照这个改革,未来他们变成居民户口了,土地是不是也跟我们一样拆迁补偿呢?真是挺希望能尽早看到关于这个改革更细的内容。”

  “别到最后光给我们一个‘居民’的名声”

  同样是居住在京东城乡结合部地区,李爱芬就没有索家村的村民那么幸运。由于拆迁遥遥无期,村里的家家户户几乎都以盖房出租“啃瓦片”来补贴家用。

  李爱芬居住的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的房子都有两三层,很多都出租给了外来流动人口。“不怕你笑话,我们家算上老人孩子共七口人,我一个月工资只有1000多,我老公在一公司打工一月能挣4000多,要养活孩子还要给老人看病,钱真不够花”。李爱芬说,她家的三层小楼,除去自住的部分全出租了,“靠房租每年能有十几万的收入,全都补贴家用了。”

  看到户籍制度改革的新闻,李爱芬还真由衷的高兴了一下,“但晚上老公回家跟我叨唠了两句,心就凉了半截,未来是光落个居民身份,还是包括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报销、退休金、养老金等等福利待遇都跟居民一样,全接轨了?”

  “我们没有住房公积金,经济适用房、两限房也不能申请。我们确实家里有宅基地,但如果不拆迁我们就只能一辈子窝在这。”一直对拆迁望眼欲穿的李爱芬现在最大的顾虑就是父母看病,“他们初中毕业就在村里承包土地劳动,现在人老了一身病,只有新农合,看病最多才能报30%,还有很多是不报销的,每个月吃药就得好几千。我们家也有亲戚是拆迁上楼转工转居的,变成居民后90%的医药费都能报销。去年我父亲做个心脏支架手术,花了十几万,如果是居民身份,通过医保也就花两三万,差距真是特别大。”

  李爱芬说,她的父母都已经年过六十,如果是已经转居的农民,老两口每月应该能享受到共3000元的退休金,而现在他们通过新农保领取的退休金每月加起来还不到800元。

  另外让李爱芬心里打鼓的还有自家宅基地的处理。“我们如果直接转成居民,地是按照拆迁那么补偿还是别的方式呢?拆迁整体上楼转工转居的流程我倒是明白,可按照这个改革我们如果变成居民户口,那要补交那么多年的各种保险,这是政府出还是我们自己负担呢?这可是好大一笔钱!”

  “别到最后光给我们一个‘居民’的名声。如果是转成居民能享受同等待遇,我们就愿意转”,李爱芬说。

  “我们更看重能享受更多实惠”

  顺着李爱芬家向东便是王秀丽所在的村子。

  今年48岁的王秀丽之前一直在村外的一家企业打工,5年前因为要照顾身体不好的公公婆婆回到了村里。说到户籍制度改期,王秀丽说,“我最大的担心就是如果改成居民我们可能就一无所有了。现在毕竟还有土地的保障,有宅基地和村集体土地的保障。不知道改完是什么状况。另外,如果只是户口改了,后续的一些福利待遇、就业跟不上,村民肯定不愿意。”

  在王秀丽心里,城乡差距、居民户口与农村户口的不平等让她一直难以释怀,“这要搁30年前,大家一定是削尖脑袋都想农转非,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还不就是居民的福利待遇比农民高嘛,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时的城市居民户口人家买各种东西都有票,我们农民,想吃口瓜子自己不种都吃不上。”

  “但现在已经不是30年前了,我们已经不太在意别人怎么看待农村户口了,更看重的是生活质量能不能更高,享受更多实惠”,王秀丽说,“土地就像我们的最后一根稻草,谁也不愿丢掉。以我们现在的收入,就算不吃不喝一年也够不上买城里一个房子的卫生间,但我们一家几口能住在一起也开开心心的,日子再不济还有一亩三分地还有土地确权呢,这就是最基本的保障。为了我们农民能过上更好的日子,改革我们肯定支持,但先回答清楚我们最关心的一些问题。”(记者 左颖)

【编辑:王浩成】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