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鲁甸地震震区见闻:断壁残垣旁重新开始的生活

2014年08月08日 00: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鲁甸8月7日电 (记者 彭大伟)云南鲁甸地震第五天,记者赶到位于震中的龙头山镇,探访灾区民众此时此刻面对的生活现实。

  在龙头山镇中心小学,记者看到门口“小学”的“小”字已被震落至一旁。小学及其周围的许多建筑,有的成了危楼,有的直接倾塌。

  断壁残垣之侧,暂住在旁边一排排帐篷内的人们,已在这里重新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下午5时许,当记者步入这个全龙头山镇规模最大的安置点之一,脚上的地面突然重重地晃动了大约一秒。

  “有余震!”现场几位志愿者惊呼道。

  40多岁的陈朝英告诉记者,龙头山镇一天“有感觉的余震”至少有5、6次,“现在慢慢习惯了,但是晚上睡觉还是觉得心里有点慌。”

  8月3日下午,地震发生时,陈朝英和她的家人在山上摘花椒,躲过了一劫,“现在我丈夫和儿子睡在自家的货车上,我要照顾公公婆婆,就睡这边的帐篷。”

  陈朝英住着一个容纳6个人的帐篷。每天的三餐由现场的工作人员免费提供,“我觉得还可以,至少吃住解决了,也还算安全。”

  与记者交谈时,来自云南德宏大盈江慈善协会的志愿者高忠祥正在为安置点的儿童发放衣物,“这边昼夜温差大,我们想给孩子提供一点点力所能及的帮助。”

  高忠祥说,他与自己的志愿者朋友们在地震发生次日上午10点便从德宏驱车20多小时,赶到灾区。到了之后,却发现他们的汽车已无法进入震中,只得放弃大部分物资,徒步前往。

  “今天发放了大约200套衣服。”谈及由于人手和经验的限制,没能为灾区做更多事,高忠祥显得有些歉疚。

  “现在最大的心愿是早一点回到原来那种生活。”陈朝英用当地话说,她现在是“一处人住一堆”,邻近的帐篷几乎都是自己的亲朋好友、街坊邻居,大家都期待能早日重建家园。

  “刚住下来,一切都好!”离陈朝英住的帐篷不远,一家通信运营商搭建的免费通信车前,家住龙头山镇八宝村的段启林正在给远在浙江省打工的妻子通话报平安。

  段启林今年44岁,地震发生前一周,他刚从浙江回到家乡。地震发生后,他领着父母和家里四个子女,沿山路经过翠屏村,辗转步行多日,终于抵达龙头山镇集中安置点,“一路上就吃人家发给我们的空投的方便面”。

  临别时,段启林告诉记者,他不希望妻子通过新闻报道担心自己和全家人的处境,“我们肯定只有在这里住几天,没办法,但是有好几个省的力量来支援,现在已经好很多了。”

  晚上7点,夜幕将至,电闪雷鸣,震后第五个晚上的龙头山镇,即将迎来一场大雨。(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