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无人机三维技术首次用于云南鲁甸救援

2014年08月08日 10:1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此次鲁甸地震,武警黄金部队将多项新技术应用到了救援工作中。昨日中午,他们首次派出了拥有快速三维建模技术的无人机,对震中龙头山镇龙泉河南岸一处塌方体进行了三维可视化勘察,为震后次生灾害的预警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这也是我国首次将无人机快速三维建模技术应用于地质灾害的应急救援。

  中午1时许,一架六旋翼无人机在龙泉河北岸一处楼顶上缓缓起飞。武警黄金部队的两名战士分别手持操作手柄和监测仪,不断报告着无人机的飞行数据。这架六旋翼无人机搭载有五个微型倾斜摄影平台、精确定位系统及敏捷建模软件,能够在人力难以到达的灾害区域展开观测,并且一次性获取多角度影像信息。五分钟后,无人机即按照预定航线飞返,完成了对龙泉河两岸10万平方米的勘察任务。

  下午4时,通过快速三维建模技术制成的一份三维电子沙盘已被送到部队的指挥中心,龙泉河南岸的塌方体的各角度影像、每块岩体和落石的形态全部清晰可辨。来自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多维仿真中心的总工程师徐鹏对北京青年报记者介绍道:“以往的灾评工作中,需要观测人员用肉眼去观测,但人去观察就需要有一个视点,就需要人员亲临各种危险区域,而且用时又长,所以成本很大。但运用这个技术后,无人机的快速多维度成像功能,能够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对目标受灾区域进行无死角观测,降低了调查人员的劳动强度和作业风险,还提高了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工作的效率。”

  在电子沙盘上,黄金部队的技术人员在演示着如何通过数据来预测次生灾害的发生。他表示,在塌方体上随机选取一块岩体,都可通过已知的体积和质量测算出它的质量,并且测算出它所在的坡体角度、它滚落的可能性、滚落的冲击力有多大、距离能有多远。这样一来,次生灾害的预警工作就有了更加详实准确的依据。特派记者 薛雷 自鲁甸报道 摄影/本报记者 郝羿

【编辑:吴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