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云南省委书记:抓实抓好过渡安置 防止次生灾害

2014年08月12日 11:11 来源:云南日报 参与互动(0)

  省委常委(扩大)会议昨日在昆召开,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鲁甸6.5级地震抗震救灾的重要指示精神,听取抗震救灾情况汇报,研究下一步抗震救灾的工作重点。会议强调,目前抗震救灾正由应急阶段向常态化阶段转变,我们一定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思想上更加重视、行动上更加迅速、措施上更加有力、配合上更加默契,同心协力、众志成城,全面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组织灾区重建幸福美好家园。

  省委书记秦光荣主持会议。

  在观看了《云南鲁甸6.5级地震抢险救援纪实》视频,听取了抗震救灾工作情况汇报后,秦光荣说,鲁甸6.5级地震震级较高、震源浅、烈度大,波及范围广、受灾程度深、人员伤亡大,损失十分严重,抢险救灾非常困难。地震灾情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十分牵挂灾区人民,立即对抗震救灾作出重要指示,同时要求部队立即参与抗震救灾。习近平总书记还专门委托栗战书同志打来电话,详细询问地震灾情,了解抗震救灾工作,要求全力组织抗震救灾,向灾区群众表示亲切慰问。受习近平总书记委派,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赶赴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挥抗震救灾工作,及时启动Ⅰ级救灾应急响应。6日,李克强总理又专门打来电话,对抗震救灾工作提出“三个确保”的要求。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对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给灾区人民战胜困难带来了巨大的力量,给我们开展抗震救灾带来了巨大的信心。

  秦光荣说,地震发生后,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和灾区各级党委、政府迅速行动,国务院抗震救灾联合工作组及时赶赴并驻扎灾区指导工作,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民警、消防官兵、民兵预备役、专业救援队伍和当地干部群众全力以赴参与救援抢险,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广大医护工作者深入灾区一线救死扶伤,新闻工作者真实客观报道灾情、传播正能量,推动抗震救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鲁甸这个山高坡陡、沟壑深切、地形复杂、地质破碎的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交通等各方面条件都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抗震救灾工作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十分不易的。他代表省委、省政府,向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亲切慰问,向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的无私援助表示衷心感谢。

  会议指出,鲁甸6.5级地震抗震救灾工作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巨大号召力、凝聚力,充分体现了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前进步伐,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力量,也充分体现了云南地震十大能力建设的成效。特别是党政军、军警民无缝对接、密切配合、环环紧扣、紧张有序,有效协调了各种救灾力量,展现出高效的应急体系、科学的救灾举措,呈现出更加成熟的救援流程和更完善的协同模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当前抗震救灾还面临严峻挑战,受灾群众安置、保通工作仍面临较大困难,防灾减灾和恢复重建任务十分繁重。

  会议强调,下一步在继续抓好抢险救援的同时,要重点抓好6方面工作:一要努力防止次生灾害,最大限度防止出现新的伤亡事故。要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险情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置险情;要全面完成红石岩堰塞湖排险处置工作;要抓好防疫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二要切实抓好受灾群众过渡性安置,确保每一位受灾群众都有基本生活保障。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群众过渡性安置阶段,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临时住所、有医疗服务、有安全感;要突出学校等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搭建学校板房,确保9月1日按时开学;要抓紧搭建地震损毁的医院、卫生院、办公用房,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三要全力做好受伤群众的救治工作。坚持用最好的医生、最好的技术、最好的设备、最好的服务治疗伤员,最大限度减少伤残和死亡。四要抓好地震灾区恢复重建规划工作。及时组织做好灾害损失评估,科学编制灾后恢复重建方案,灾后重建过程中要充分征求民意,将老百姓需求和重建规划结合起来,帮助灾区群众建设美丽幸福新家园。五要切实维护灾区社会稳定。强化矛盾化解,做好灾区民生工作,继续加强舆论宣传引导,确保灾区秩序良好、人心安定。六要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走在抗震救灾的最前面,争当抗震救灾的主力军,争做受灾群众的贴心人,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同时,要号召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在全省进一步形成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记者 谢炜)

【编辑:杜雯雯】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