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长兴加快废矿治理 先进技术提升复绿效果

2014年09月29日 15:55 来源:浙江日报 参与互动(0)

  微雨中,半人高的刺槐、马棘等乔灌木葱茏叠翠,迎风摇曳,零星的粉色花丛点缀其间……近日,记者走进长兴县李家巷大山矿复绿现场,被眼前的景象深深吸引。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忙碌的采矿现场,到处可以看到坑坑洼洼的开采宕面,就像一块块“疮疤”,大煞风景。

  李家巷大山矿复绿项目,是长兴县废弃矿山治理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建设的不断推进,长兴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关停了对县域内环境污染大、技术设备落后的矿山企业;同时,在上一轮已治理的42个废弃矿山的基础上,于去年年初再次掀起新一轮“绿色风暴”。

  只治理不开采 多方位筹资金

  长兴县国土资源局负责人坦言,长兴县委、县政府对废弃矿山的治理工程十分重视,始终坚持生态为先的理念,“关停矿山的生态治理项目,如果通过开采筹集治理经费,开采与治理相结合,往往难以管理,不仅耗时长,治理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我们决定全面采取只治理、不开采,这样就可以有效提高治理效率,还一片青山给当地老百姓。”

  废弃矿山治理需要大量资金,钱从哪里来?长兴的做法告诉我们,一是来源于原有矿山开采收取的复绿备用金,二是每年收取采矿权交易价款的25%,三是县级财政安排,四是向上争取支持。去年以来,长兴已先后投入2.49亿元用于废弃矿山治理,有效保证了治理工程的进度。

  采用先进技术 提升复绿效果

  作为今年长兴废弃矿山治理的重点项目——鑫茂矿二期复绿项目,地质环境复杂,削坡难度大。然而,该项目治理从开工到7月份完工,前后不到6个月,复绿面积达15.7万平方米,投入经费1302万元。如今,满目郁郁葱葱的新绿,替代了土黄色的“疮疤”,让人倍感清新。

  为了提高存活率和复绿效果,负责项目施工的浙江地勘实业有限公司想方设法采用先进的治理技术。他们在陡峭的岩壁上,用钢筋打眼固定后,放置栽种树苗的棚架或生态棒;在缓坡上,用镀锌网替代塑料格式网,锚固后采用喷播技术,覆上一层混合16种植物种子、有机肥料、粘合剂等物质的土壤,厚度达12厘米以上;同时加设养护管道保证随时灌溉,帮助植物生长。

  全程参与多个项目治理的长兴县治理办顾主任介绍说,每个复绿项目,长兴都会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制订生态复绿方案,并邀请专家进行评审,以此增加方案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而相关的项目则会通过公开招投标,明确法人和监理方,以此确保复绿项目顺利实施。

  出台三项措施 加快治理进度

  为加大整治力度,长兴还对乡镇试行了三项措施:一是倒逼,整治时间从5年缩短为2年;二是以奖代补,由乡镇先承担治理范围地面作物政策处理的补偿费用,整治项目通过竣工验收后,再列入奖励范围;三是考核,把废弃矿山生态治理纳入县委、县政府对乡镇的年度综合考核。

  解决好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是我国矿业发展的主要课题之一。做好“复绿”工作,对于改善当地整体形象、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都有着重要意义。去年以来,长兴已完成41个废弃矿山复绿项目中的36个,在建3个,总复绿面积达456.4万平方米。可以想象,在不远的将来,那些曾经大煞风景的矿山将重现生机盎然的绿色。

  本报记者 蒋敏华

  通讯员 李风 郏恬甜

【编辑:高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