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8亿建广场4年后重建 媒体:决策麻木追责不力

2014年10月16日 14:44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广州的陈家祠广场在使用4年之后就被地铁“穿肠”而推倒重建,成为世界上使用寿命最短的广场之一。新华社昨天的报道说,建设陈家祠广场耗资8亿人民币。如果这个数字确切,那么它一年的“养育费”就高达两亿元,一天接近55万元,这应该是世界上“养育费”最高的广场,没有之一。

  但8亿的建设费,很快被广州的相关部门所否定——他们说只花费4亿多。尽管这样,打了5折的“养育费”,一年也是1亿多,同样高得惊人。

  陈家祠是广州的著名景点之一。2009年,按照官方的说法,广州荔湾区投入4个多亿扩建陈家祠。他们拆除了陈家祠周边的建筑,开始了3.7万平方米的一期扩建工程,包括给八成的空地加种高大乔木,统一铺设复古的麻石和青砖,把东侧下沉广场改建成“余荫亲境”的绿化广场等。

  因为2010年广州要举办亚运会,施工方就加班加点建设这个“荔湾区迎亚运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使陈家祠广场如期与亚运会相会。

  4年之后,广州地铁八号线北延段建设需要从这里通过,陈家祠广场又不得不面临开膛破肚的命运。很快,绿化广场就遭到挖掘机和推土机的“侵犯”,现在已面目全非;地下停车场也正在被填埋。无论是8个亿还是4个亿,都已成为无可挽回的“追忆”。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高贵”而短命的工程?新华社记者援引知情人士说:“国家发改委批复后,地铁八号线延长线工程可能有几套方案备选,但经过陈家祠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当时由于亚运会的‘任务’比较紧,所以对陈家祠广场整体规划的考虑可能有些欠缺。”

  对“知情人士”的这种说法,广州相关部门也有另一版本的说法:在扩建陈家祠时,发改委尚未批准地铁八号线的方案。后来八号线的行经路线也有两个方案,一个是穿过陈家祠,另一个是穿过商业区。如果选择商业区,花费将更大。

  不管广州官方如何解释,都无法掩盖在城市规划上的混乱:发改委尚未批准,不等于八号线将不被批准。八号线的走向应该早有“腹稿”,并且已有规划,为何偏偏在走线更优的陈家祠上先动土扩建注定短命的广场?

  有了亚运会这个背景,“知情人士”的说法明显更为可信。我们的许多规划和建设本来就是背靠背各干各的,这造成了你填我挖前建后拆的奇特景象。在亚运会之前,广州更是动员了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把所有显要街道的两旁粉刷一新,对主要景点进行重新“布景”。陈家祠作为广州亚运会的主要“迎宾小姐”,不计代价地赶在亚运会之前为她梳妆打扮美容整形,符合我们的传统习惯和“机制逻辑”。

  但这个景点的“整形”费用实在太过庞大。如果是家庭装修或个人整容,花上个八千四千恐怕都要精打细算。而钱一到公家手里,似乎就变成一堆纸。昨天还有一则报道说,南京有座斥资千万的桥刚建成两年,尚未通车便已在拆除。面对如此巨大的浪费,决策者似乎像被麻醉了一样没有一点痛感。

  让决策者麻木的病因显然是追责机制的贫血。短命工程丝毫不影响决策者的长命官职,却使国家的广袤土地成为一些官员的决策试验场,而纳税人的钱自然就成为他们只有投入却很少产出的试验经费了。(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编辑:高辰】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