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关注 德媒:世界应跟上中国脚步

2014年12月12日 15:46 来源:法制晚报 参与互动(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引关注 外媒总结六大“新” 新常态下贸易伙伴将获益 德媒称——

  “世界应跟上中国脚步”

  “新常态”思路提出后,中国召开的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昨日闭幕,这一为明年定调的会议吸引了外媒的集体目光。会议指出,2015年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这对世界各国来说也是重要机遇。

  德国柏林中国问题学者夫罗里扬表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中国的经济改革越稳健,世界经济也会更加稳健。

  正如德国《商报》的评论所说,中国为适应经济新形势主动进行战略调整,而世界也应该跟上中国的脚步。

  新常态

  “调速不减势” 贸易伙伴将获益

  会议在部署明年工作时,把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同时,提出“调速不减势”、“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等具体要求。

  对此,海外媒体普遍认为,中国中央经济会议提出放缓经济增长数值,会使中国经济发展走势更加平稳。注重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也表现出维持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决心。“本次中国中央经济会议提出的经济‘新常态’、以平常心看待经济增长放缓,但这种经济减速的目的会让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势更加平稳。”日经新闻网如是说。

  彭博社指出,中国领导人用“新常态”来形容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这反映出中国领导人要放弃以往依赖基础设施建设和出口来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的决心。

  新华社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经济“软着陆”,减速而未失速,增长率7.7%;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7.4%,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2%,跑赢GDP。德国财经网评论说,7%这个档次的增长,对西方来说仍是个梦幻数字,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日经新闻网报道文章预测,世界经济,尤其是一直以来依靠对中国出口来实现经济增长的资源型国家,可能会因中国2015年的经济目标而受到影响。

  海外专家普遍认为,中国进行产业优化升级将产生巨大需求,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以内需为引擎拉动经济,对微弱复苏的世界经济来说也是巨大推动力。

  韩国《先驱报》的报道称,鉴于韩国出口额占到GDP的近一半,而对华出口则占出口整体的四分之一以上,韩国公司可以在中国经济政策调整中,将更多的努力放在消费领域和环境保护领域,以寻求更多商业机会。这样韩国也可以在中国旨在帮助建设中亚和东南亚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一带一路”中获益。

  新动力

  更偏向于国内市场 创新成发展新引擎

  “从数值上看,中国经济增长的脚步似乎慢了下来,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实际的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印度《经济时报》的报道如此评论道。

  评论还称,中国领导人正在试图通过调整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速来控制中国未来经济走势。中国现在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日益富足。

  中国的2015年经济发展新政意味着中国在未来经济发展的进程当中将更偏向于国内市场,而不是像往常一样靠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中国2015年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即释放中国内需潜力,促进进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

  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说,根据中国中央经济会议中透露的信息可以看出,中国经济未来发展仍然动力十足。

  《华尔街见闻》认为,“新常态”意味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变了,决策层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思路也在调整,宏观经济目标将会呈现多元化趋势。过去劳动力成本低是中国经济的最大优势,现在“必须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新基调 稳定中寻求发展 深化改革是重心

  2015年经济政策的“定调会”、全面深化改革第二年的首场改革动员会……对于通常在每年最后一个月召开的中国年度规格最高的经济决策会议,多家外媒给出了不同的解释。

  韩国《先驱报》的报道称,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示中国明年的经济将运行在“合理区间范围内”,这为中国明年的经济发展目标定下了基调。

  英国《金融时报》11日刊文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的部署显示,中国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基调之一仍是在稳定中寻求发展。这已经是中国自2011年以来连续4年以此作为工作要求来发展经济。在这个基调之下,中国相关领域的推进与改革都是2015年经济工作的中心。金融改革、户籍制度管理以及国企改革等都是中国未来经济工作的重心。

  《欧洲时报》报道称,中国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本着稳定增长的态度,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政府在增长和通胀率之外更加重视其他因素,在这些因素中,实现结构性再平衡、控制风险以及控制污染,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这种经济放缓将以一种受控且渐进的方式展开,而非骤然大幅减速。

  德国柏林中国问题学者夫罗里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分量越来越重,中国的经济改革越稳健,世界经济也会更加稳健。

  新政策 更注重松紧适度 凸显维稳决心

  路透社援引会议内容报道称,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

  这一表述引发不少国外专业财经媒体的关注。彭博社《商业周刊》报道称,11日闭幕的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信息,即中国领导人明年将通过松紧适度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增长进入新的正常轨道。“这释放出货币宽松政策的信号,表明中国将尽力维持金融系统稳定性的决心。”该报道评论指出。

  英国《金融时报》刊文称,中国货币政策其实在2013年以来就发生了重大变化。央行可以主动控制市场,成为左右中国货币投放的主要载体。这意味着中国过去直接调控信贷市场、商业银行进而影响流通性的方式转变为调控基础货币增长的间接调控方式。央行对货币的流通性不再直接加以控制,而是通过基础货币增长调节,通过金融市场的传导等一系列方式间接地影响货币政策。而这种变化也可能在2015年继续持续下去。

  彭博社《商业周刊》的报道则称,中国经济具有很大潜力,这也将给中国政府以充分的空间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发展。

  新红利 分享全球化红利 推动世界经济

  今年来,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中国改革所带来的红利开始越来越为外界所关注。中国致力于贸易便利化的努力不断增强,分享全球化红利。

  美国PNC金融服务集团高级国际经济学家威廉·亚当斯对新华社记者表示,2014年中国最显著的改革是金融领域改革。中国实施沪港通是放开资本账户的重要一步,有助于中国经济更好地整合到全球市场中去。展望2015年,如果沪港通进一步扩大,中国将逐步建立一个更加以市场为导向、与全球市场相整合的资本市场。

  海外专家普遍认为,中国进行产业优化升级将产生巨大需求,这不仅有利于中国以内需为引擎拉动经济,对微弱复苏的世界经济来说也是巨大推动力。

  本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应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中国一直致力于建设有凝聚力的区域贸易网络、完整的区域互联互通、更新更好的基础设施。而“一带一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银行、丝路基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正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重要途径和贡献。

  新华社的报道指出,中国正处于从“产品工厂”向全球巨大需求市场和投资输出国转变的过程中,不断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大大促进了相关承接国家产业升级和自主发展能力。中国投资不仅带去了资金、技术,还增加了当地就业和税收。

  新环境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顺应民众期待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有关“资源环境约束”的内容同样吸引了外媒的注意。

  《华尔街见闻》的报道称,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强调,中国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重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目前,中国跻身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今年中国政府重点淘汰水泥、钢铁等落后和过剩产能,国家发改委年中公布的80个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的投资示范项目中,有近一半属于清洁能源工程。

  英国《外交家杂志》的报道称,中国正在寻求一种更依赖于内需和服务业的新的发展模式。同时,除了关注纯粹的经济增长,中国意识到“刚性能源和环境因素”对经济发展的限制。近年来,中国政府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绿色”增长上,这就要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寻求更持续发展的模式。(记者 张洁清 实习生 何四芬 任奕)“

【编辑:吴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