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哈尔滨一城管局发暗访组员照片 要求发现立即上报

2015年01月05日 18:04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参与互动(0)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黑白色的照片,照片上面的人被标上了号。从他们的神态可以判断,照片里的人并不知道自己被远程拍摄。这不是谍战大片里的内容,而是今天网络上流传的一组配图。

  这组照片由哈尔滨西客站站前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发出,上面写着:“现将创城组成员照片发给你们,请大家辨认,如发现创城组成员,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至各中队长。”不是谍战,可是这城管局怎么发出了这样的通知?

  配图通知最初是从微信公众号“哈西执法局”发出,通知的落款单位为“哈尔滨西客站站前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日期为“二0一五年一月四日”,通知全文为,“各中队、科室:现将创城组成员照片发给你们,请大家对照照片进行辨认,做好创城迎检工作。如发现创城组成员,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至各中队长。”

  通知后面还附有八张图像较模糊的图片,图片中共呈现出15人的形象,其中一男一女被标注为“组长”和“副组长”,其余十三人均用“1”到“13”的数字标注。这些图片右下角都被打上“哈西执法局”的水印。

  哈尔滨西客站站前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直属于哈尔滨西客站站前地区管理办公室,管辖哈西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包括哈西客站、站前东西广场、公路客运站和地铁换乘中心,该局在微信上注册了名为“哈西执法局”的微信公号,并通过认证,属官方机构。

  哈西执法局局长王军昨天对媒体表示,执法局是有一些中队利用微信平台发布通知,进行内部信息传达,微信平台的操作员误操作,将内部通知错发至微信公号上,后已删除,并表示要积极处理此事。删除的信息,此后也在哈西执法局微信公号上弹出,写的是“紧急通知:今天上午发布的消息仅限中队内部掌握,切勿外传!!”。

  记者今天尝试联系哈尔滨西站站前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王军,但是他的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而今天通过微信再次搜索“哈西执法局”,发现这个微信公众号已经没有了。

  哈尔滨市行政执法局宣传部门工作人员说,已经通知不允许再发相关的检查组信息。不过,至于哈西执法局公众号发编号照片的情况,她表示不了解。

  工作人员:昨天局里已经要求各部门不让那什么了,就是发那些。开会都强调了,都要删除。

  据了解,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总评检查和网上申报时间在10月底进行,11月至12月组织抽查测评,年底汇总成绩,2015年初宣布新一届“全国文明城市”。这一次的创城测评中,中央文明办对测评方式调整为由专业调查队员和国家职能部门专家临时编组、临时抽查;并加强日常调研和暗访抽查、网上调查工作。不固定时间对申报城市进行抽查暗访,采取看实地现场、听群众反映、问各界评价等方式,广泛听取市民意见。

  为此,在2014年6月12号,哈尔滨市政协召开哈市创城情况通报会上,指出,今年是哈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总评大考之年,10月底开始的总评“大考”将确定本届入围的“全国文明城市”。在接下来的创城工作中,哈市将重点推进诚信建设、志愿服务制度化、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道德模范宣传等工作,为年底创城“大考”做准备。

  在今年的10月底,哈尔滨各区区委领导和文民办工作人员,还接受了媒体专访,介绍各区创城工作,南岗区区委书记王春生当时说:

  王春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看似是一项国家级的荣誉,但是实质上这是老百姓的一项重要的系统的民生工程,因此南岗区委区政府根据全国文明城市的测评体系,按照三个推进原则围绕我们中国老百姓怎么样过上好日子这样一个基本的遵循,全面实施了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

  对于哈尔滨的市民来说,已经进行了三年的“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也已非常熟悉:

  市民1:我们小区门口很早之前就贴了两封信,致哈尔滨市民的一封信和关于创城的,讲创城有什么好处,给居民带来什么便利,让大家支持创城、理解创城,早市夜市,早七点之后就不让开了,对市民生活有一定影响。

  市民2:都很长时间了,为这个做准备,就是大街小巷、包括对市民的宣传啦,对我们的要求——我们是归司法局管辖,司法局会要求文明礼貌啊、接待当事人的态度啦,或者是卫生方面都有一些指导性的意见。

  全国文明城市称号是反映我国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荣誉称号,通过创城来促进城市风貌改变原本是一件好事,创城组成员走访、调查,原本是了解真实的城市发展情况和问题的重要途径,公布成员照片编号,目的为何?中国之声将继续关注。(记者周益帆)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