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农村创新土地经营“生意经”

2015年01月20日 17:1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在中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和村屯开始利用土地经营模式的创新寻求发展,这一新型的“土地红利”让他们尝到“甜头”,企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频频闪现。

  “做食品、保健品加工,原料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吉林省舒兰市圣基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桂义说,其公司主要生产月见草油、琉璃苣油、亚麻籽油。

  随着产品销量持续增加,保证原料供应也成为公司的“头等大事”。以往,在市场上收购原料是企业运行常态,价格频繁波动、产品质量参差严重制约发展。“自己种、自己买、自己卖,这样的产业闭环能让我们的发展更有后盾。”李桂义说。

  原料种植基地开发过程中,企业采取农民自愿、因地制宜、符合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保证企业原料供应等原则,不断拓展土地经营模式。

  而吉林市棋盘村选择了另外一种发展方式:成立村集体企业,将农民征地补偿款有机整合,成立房地产公司开发自有土地。

  这不仅改善了村民居住条件,还有效积累了发展资金,米业公司、养殖公司、酒业公司,一条绿色农业产业“闭环”逐步形成。

  在自有产业的循环滚动发展下,棋盘村集体企业吸纳本村劳动力520人。大多数村民成了“上班族”,领取月薪、年终分红的“白领”工作模式已成常态,月平均工资达3000元。

  “基于农业现代化、产业化发展基础上的农民角色转换是从小农生产到产业运营的关键。”棋盘村党委书记冯利伟说,“新型的土地管理方式让村集体经济有了发展后劲。”

  和棋盘村一样,吉林省孤店子镇大荒地村依托自身的稻米种植资源,通过和东福米业公司合作实现村企共建,村民收入增长迅速。

  大荒地村成立农业种植公司,将村民的1300公顷进行集体流转,再由种植公司和东福米业公司签约订单,农民成为东福公司职工。

  一方面,规模化种植保证了原材料品质均衡;另一方面,经过创新流转方式的大块土地既能高耕作效率和农民收入,还能控制原料价格波幅,双赢的局面让企业快速发展。

  “国家鼓励土地规模化经营,地方政府和企业通过‘头脑风暴’,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土地经营模式的创新‘一拍即合’。”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说,“这既是改革的红利,更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 (记者段续)

【编辑:王硕】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