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巴音朝鲁:老工业基地不是“包袱”是优势

2015年03月10日 20:3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3月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中新社发 金硕 摄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电 (记者 韩璐)“不能一提到老工业基地,就是包袱和问题多。老工业基地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这本身是最大的优势和潜力。”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吉林省委书记巴音朝鲁,10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中国大规模工业化始于东北。在1953年至1957年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多数重点项目都落户于此,计划经济的体制和思维也自此推及全国。

  当市场经济自东南沿海扬帆后,传统产业发展困境和老工业基地经济体制结构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随后,偏居北方一隅的东北三省开始提出老工业基地转型。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老工业基地在振兴十年当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巴音朝鲁举例说,2003年,吉林省的GDP仅为2600亿元人民币,“10年后达到了13800亿元人民币”。

  “现在问题是,怎么通过深化体制机制的改革转型,使我们传统产业、老工业能够焕发出生机。”在巴音朝鲁眼中,老工业基地的“凤凰涅槃”与现实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吉林推进老工业基地转型的破题关键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位深信老工业基地是吉林工业“再出发”优势的省委书记对记者表示,今年吉林要实施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产业振兴工程,实施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旅游四个优势产业发展工程,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工程,实施服务业提升工程。

  一直以来,“体制机制性障碍和产业结构不合理”被认为是长期制约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瓶颈。

  “体制机制转型为什么遇到困难?”巴音朝鲁反问。

  “因为现在突出的问题还是市场不太发达,或者市场经济不活跃。”巴音朝鲁说,民营经济现在发展很快,但是规模不大。

  “我们就破这个题。”巴音朝鲁表示。

  抓好技能人才等培训,增加省级创业孵化基地,培育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和社会化服务示范机构等内容,被写入2015年吉林省政府工作报告。

  除了体制机制改革带动经济发展,巴音朝鲁还看中吉林的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绿色转型。

  “什么叫绿色转型?就是发展过程中,树立生态理念。”巴音朝鲁说,生态资源是吉林最大的优势,也是最宝贵的财富。

  “吉林现在由’砍树挣钱’变为‘看树挣钱’。”巴音朝鲁表示,现在吉林对国有林场的改革加大了天然林的保护,“减少甚至停止商业性的开发、砍伐”。

  巴音朝鲁说,2015年,吉林将继续抓好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全面启动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建设,在绿色转型发展上发挥示范作用。(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