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郭招金:中国经济发展不应忘记乡村的贡献

2015年06月25日 22:4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资料图:郭招金 中新社发 富田 摄  

  中新社杭州6月25日电 (记者 谢盼盼)“中国改革的最强动力来自乡村,来自农民,中国经济发展,不应忘记中国乡村的贡献。”在25日浙江杭州举行的中国乡村文化论坛上,中国新闻社原社长郭招金如此表示。

  乡村被称为中国五千年文明繁衍之根系,传承之载体。

  “中国乡村在近三十多年为中国改革发展做出了什么贡献?”郭招金一开口就向在座的嘉宾抛出了这样的疑问。

  在他看来,中国乡村的发展为中国的经济崛起贡献极大。他认为,中国改革的最强动力来自乡村、来自农民。“当年安徽省村包产到户,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几年后,改革从农村进入城市,从而推动城市企业的一系列改革。”

  企业家是助推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一角。郭招金说,中国第一代企业家基本来自乡村。中国的企业家至今已经出现三代。第一代即农民企业家,大多数从事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第二代企业家来自城市和海归。现在,随着中国进行的产业变革,正在推行的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产业结合,第三代企业家正在酝酿和成长。

  与此同时,在中国改革开放数十年经济社会发展中,农民工群体无疑做出了特殊和重要的贡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4年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7395万人,且仍在增加之中,比上年增长1.9%。

  郭招金表示了认可,他表示,中国乡村为中国经济发展贡献了几亿的农民工,中国价廉物美的产品大多数由流水线上的农民工来完成,中国的马路,高楼,地铁,公路由农民工修建。“我至今在马路上看到农民工时,都会向他们致敬。”

  此外,郭招金还表示,中国乡村还承担供给全国人口的粮食生产任务,农民仍保留大量的农业人口,而农业人口没有无序流入城市,避免中国出现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出现城市贫民窟的现象。

  随着时代变迁,郭招金认为,中国乡村文化面临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已出现新的变化,当下致力于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致力于现代文明中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和修复显得格外重要。(完)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