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代表团采访场地小 外媒求援国际奥委会

2015年07月30日 09:11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

  北京代表团采访场地小 外媒求援国际奥委会

  本报记者 徐飞鹏

  自打北京冬奥申委代表团抵达吉隆坡,就成为五环旗下、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彭博社、共同社等知名媒体关注的焦点。在他们看来,北京是申办2022年冬奥会热门城市,成员身份各异的代表团也是挖料富矿。 按照国际奥委会静默期规定,在投票前的20天内,候选城市不能进行广告、推广活动、资料发放等造势行为,但是可以接受媒体的采访。从27日开始,找上门来的中外媒体络绎不绝,于是代表团决定每天定时在自己住地的商务中心接待媒体。在两个不到40平方米的会议室,分中、英双语,连续举办了16场媒体接待会,积极回应记者采访需求。接受采访的,也都是重量级人物,既有技术官员,也有运动员,还有资深体育人士。比如,北京冬奥申委副主席、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被称为中国体育产业之父的魏纪中老先生,2008年北京残奥会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的侯斌,北京申冬奥形象大使姚明和冰球新星宋安东等等。

  两个会议室都不大,凡是来这里采访过的,都深知地盘“金贵”。再来时,往往提着长枪短炮,一路小跑,提前一个小时赶到,抢占有利地形。一时间,记者将会议室挤得满满登登,来晚的只能急中生智,站在采访对象身后。惹得电视台记者不得不提醒其注意躲闪镜头。

  由于场地实在有限,许多未能如愿采访的境外媒体,纷纷跑到国际奥委会新闻中心求援,“让北京冬奥申委代表团来这儿接受采访吧,这儿地方大。”

  代表团开放的态度和直面热点的坦诚,让媒体为之一振,“能出好稿的机会岂能错过?”张家口人工造雪的用水量,会否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京张高铁是不是专为办冬奥而建?面对媒体抛出的一个又一个热点问题,代表团不仅耐心回答,还给料十足。媒体大呼,不虚此行!

  作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华文日报《星洲日报》,对北京冬奥申委代表团的报道更是连篇累牍。从7月26日起,代表团的消息就连续占据体育版头条。7月28日,还推出了《体坛明星寄语北京申冬奥》专版,北京申冬奥形象大使姚明、“单板滑雪之王”肖恩怀特、前NBA巨星马布里等纷纷送出祝福,祝愿北京申办成功!

【编辑:王忠会】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