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扬州教育告别“老三样” 课堂被信息化手段渗透

2015年08月20日 15:46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参与互动()

  “当堂测试结果很快就能显示出来,可以立即针对分层情况进行讲解。”“上课的情况可以自动录成视频,传到网上教研平台,供专家和其他教师评课。”在谈到“互联网+”给自己教学带来的便利时,江苏省扬州市文津中学的教师们兴奋地告诉记者。

  一块黑板、一本教材、一支粉笔,这种延续了上百年的教学“老三样”,如今,在扬州中小学课堂上,正在被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信息化手段渗透、融入改变。

  作为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扬州市探索借助互联网改变传统的教育发展方式,积极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共建和打造本土化的优质资源体系,加快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跑出了教育现代化的“+”速度。

  数字校园:

  实现三个全覆盖

  “以前,全市进行校本教研评估,申报材料得占用一个房间,需要200人用时2个月。现在,基本实现无纸化,只需50多人在20天内就能完成。”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赵华介绍说,“互联网+”校本教研让课堂观察迈进数字化时代,校本教研从经验走向科学。

  传统的教研活动中,你一言我一语的研讨不易被记录,一些细小的动态的关键性指标不容易为人捕捉。

  扬州教育人用了10年时间,开发建立了“中小学校本教研星级学校评估平台”,研究出利用网络平台中可预设、可调节的各类专门化观察量表,采用行为编码在听课过程中采集“教”与“学”的表现性数据信息,通过后台计算与图形化处理后,为评估结论提供客观的量化素材依据,实现了科学的课堂诊断。

  变化不止于教研,更大的变化在教学。扬州市电教化馆副馆长吴必昌用了三个“全覆盖”来形容全市校园的变化:宽带网络全覆盖、教学应用全覆盖、管理应用全覆盖。

  目前,扬州所有教师通过电子备课平台、网络教研平台备课、上课、布置批阅作业和开展教学研讨。所有学生不仅通过全市4000多个研究性学习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还可以在家里或学校选择网络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全市中小学办公无纸化率,教学及教科研管理、学籍管理等计算机联网管理覆盖率,教师业务档案网上动态生成率等都在98%以上。

  以中考网上招生改革为例,今年扬州市区高中招生首次启用网上招生市场,仅3个半小时即完成原来需要两天才能完成的市场招生。扬州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赵云告诉记者:“除了高效,网上市场招生的优点还有透明、公正、规范以及节约成本。”

  “区域整体推进,是我们的法宝。”扬州市教育局副局长卫刚一语道破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天机”,“自2006年起,我市将数字化校园创建目标任务列入一年一度的市委、市政府关注民生1号文件中,并统一分解到各县市,成为政府下达的硬任务。”

  网上结对:

  城乡同上一堂课

  目前,传统的城乡交流是线下运作,比如把优秀教师派到薄弱学校,成本很高,见效很慢,而且稳定性不够。城乡学校网上结对,则成为拉平城乡教育差距的一列“高铁”。

  江都区吴桥中学地处革命老区吴桥镇,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初中,无论在师资和生源结构上都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2011年,该校与文津中学结成对子学校。如今,借助微格教室、视频会议室等技术手段,吴桥中学的学生可以同步观看文津中学的课堂,并进行实时互动交流,实现了异地同上一节课。

  “除了教学,我认为城乡结对还有效地解决了农村学校‘教有余而研不足’的问题。”文津中学副校长邵伯春说。

  借助城乡结对,吴桥中学的教师可以登录“文津中学网络教研空间”,参与集体备课、在线评课、专题研讨三个平台,求得文津中学“四导四学”的真经。

  作为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文津中学这个基于网络的“四导四学”模式,让吴桥中学的教学质量实现质的飞跃。今年,吴桥中学申报成为江苏省物理课程基地,这是江都区首家创建成功的省初中课程基地。

  “高铁”的高速安全运行,是一整套制度在发挥作用。吴必昌说,为了保证城乡结对的效果,主要建立了四个机制:沟通协调机制、双向选择机制、过程管理机制、考评奖励机制。借助完备高效的制度,通过视频会议系统、微格教室、网络平台、QQ、微信等多种方式,管理团队、教师、学生等多个携手发展的共同体不断涌现。

  目前,扬州市共有城乡网上结对学校118组,结对学校总数达416所,结对实现100%全覆盖。

  大数据:

  用新技术“定格”传统与特色

  今年5月,赵华制作的一条扬州中学的形象宣传微信,在5天内就突破了10万次的点击量。6月,他又用易企秀制作了一个化学考前指导的微课,短短几天时间点击量就突破2.2万次。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能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赵华认为这秘诀说来也很简单——用现代的语言讲述传统的故事。

  传统的故事是什么?扬州教育人认为,对于教育而言,就是能够体现扬州本土特色的教育资源。

  2014年3月,扬州市教育局推出首批“微课”视频,内容涉及高三年级的9门学科。高三学生可以登录扬州微课网和“扬州微课”微信平台收看高三名师剖析重难点。

  经过一年多的打造,如今扬州微课网已覆盖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所有年级段,每到中高考、模拟考试、小高考等重要时间节点,市教研室就会牵头组织省、市级名师为全市学子免费提供热点试题名师精讲、拓展课程等微视频。

  除了“小”故事,一部内涵更加丰富的“大”故事集已经初步形成——

  “名师在线”资源库中,组织全市特级教师在网上开展了包括师德、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教学技能、实践、教育科研等方面内容的专题讲学300多节,为教师专业提升“加油”。

  “课改在线”资源库里,有新课改示范课360余节,通过网络供全市中小学教师学习借鉴,充分发挥了骨干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示范作用。

  “除了这些,‘网上同步课程’、教师‘在线进修’、‘扬州教育讲坛’等也是互联网在扬州教育的成功运用。”扬州市教育局局长夏正祥说,“用新技术讲好扬州的教育故事,是‘互联网+’教育的必然要求,将助力扬州教育加速迈向优质均衡。”■记者 禹跃昆 特约通讯员 邵学云 谈雷

【编辑:孙静波】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