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从夏季达沃斯看中国:开放进入全新阶段

2018年09月19日 10:03 来源:国是直通车 参与互动 

  从夏季达沃斯看中国:开放进入全新阶段

  2018年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夏季达沃斯)正在天津举行。本届论坛是中国与世界经济论坛合作40年来举行的最大规模会议。

  2018年,适逢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从夏季达沃斯看中国,开放正进入全新阶段。

外国公司:转换角色进入新阶段

  IBM大中华区董事长陈黎明在论坛上表示,改革开放初期,外国公司进入中国最早的驱动力是“市场”。中国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对外国公司来说如果用“垂涎三尺”来形容都不算夸张。而到了今天,很多外国公司已经开始转换决策,从“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阶段到“Made with China”(与中国共创)阶段,从把技术带到中国来,到如今把创新带到中国、与中国同创共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企业进步也非常迅速,出现了一大批在国际市场具有绝对竞争力的企业,这为外国公司角色转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陈黎明说。

夏季达沃斯现场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魏晞 摄
夏季达沃斯现场 中新社记者 魏晞 摄

  日本对外经济机构(JETRO)总裁赤星康(Yasushi Akahoshi)认为,中国的创新企业、初创企业非常强大,“我经常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考察,看过很多研发中心,如果你三个月不到这些地方,你会发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日本与中国在共同创造方面有很多合作的机会,在老龄化经济、普惠金融、教育、移动支付等领域可以互利合作。

夏季达沃斯现场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魏晞 摄
夏季达沃斯现场 中新社记者 魏晞 摄

  赤星康说,改革开放初期,日本企业不仅看到中国庞大的市场,更关注中国低价高质的劳动力。现在,中国的劳动力已经不那么便宜了,但是中国消费市场非常庞大,仍然吸引着大量日本企业进入中国。此外,中国的创新能力也是吸引日本企业的一个重要原因。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日本和中国都有很多机会,“与中国共创”“与日本共创”是可以相辅相成的,希望各方可以共同为世界找到答案。

民众在体验夏季达沃斯的前沿“黑科技”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魏晞 摄
民众在体验夏季达沃斯的前沿“黑科技” 中新社记者 魏晞 摄

金融开放有冲击?

刘世锦:步子要坚定不能停

  今年中国金融开放的步子比较大,在某些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有人担心金融开放会对中国经济造成一些冲击。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在“中国的金融开放”分论坛上,刘世锦表示,中国金融市场开放大的方向是确定的。中国是一个大型甚至超大型经济体,有很强的内部对冲效应,抗击或吸收外部冲击的能力比较强,所以中国对外开放步子要适当,但必要的时候可以大一点。“由于有对冲效应,中国整体的稳定性是比较强的。”

民众在体验夏季达沃斯的前沿“黑科技”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魏晞 摄
民众在体验夏季达沃斯的前沿“黑科技” 中新社记者 魏晞 摄

  刘世锦说,从金融对外开放角度,中国要立足于建设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体系,步子要坚定、不能停;从国内来讲,要建立高质量的市场经济体系。

夏季达沃斯现场 <a target='_blank' href='http://www.chinanews.com/'>中新社</a>记者 魏晞 摄
夏季达沃斯现场 中新社记者 魏晞 摄

货币政策:

在经济下行压力下要有“适当反应”

  谈到当前中国货币政策,作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委员,刘世锦认为,中国央行提出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政策应该通过释放足够流动性来支持经济增长需要,不能过紧也不能过松,要适度。但除了上述标准表述外,目前中国经济总体上从高速增长到中高速增长,增速降低是正常的,而货币政策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应该有适当的反应;同时不能过松,使得“去杠杆”半途而废。

  (魏晞)

【编辑:于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