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媒:断言为时过早 发现看好欧洲的十大理由

2012年05月31日 13:5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5月31日电 新加坡《联合早报》31日刊出评论说,有舆论称,欧元将无法承受希腊政治上的另一次失败和西班牙失业率的不断飙升。但有十大理由让我们应该对欧洲有信心,现在就断言欧元与整个欧盟的命运还为时过早。出于审慎考虑,一些人已开始重新发现欧洲。他们很可能是更明智的人。

  文章摘编如下:

  很多人现在相信,欧元将无法承受希腊政治上的另一次失败和西班牙失业率的不断飙升:等多几个月吧,他们说,欧盟不可避免的崩溃已经开始。

  黑暗预言往往是错误的,但它们也可能变成自我实现的预言。坦白讲,在一个信奉“好新闻等于没新闻”的媒体世界,扮演凶事预言家不但更具诱惑,也有更好的理由。对欧盟来说,情况从来没有比目前更严重。

  应对欧洲有信心的十大理由

  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重塑信心——及更重要的——在考虑问题时坚守常识变得至关重要。有十大理由让我们应该对欧洲有信心——十大理性的理由来说服悲观的分析师和担忧的投资者,现在就断言欧元与整个欧盟的命运还为时过早。

  第一个应该抱着希望的原因是贤明的领导正回到欧洲,尽管其势头相当缓慢。现在就预测奥朗德当选法国总统的影响还为时过早,但在意大利,总理蒙蒂(Mario Monti)却已经带来了改变。

  当然,蒙蒂并不是投选出来的,他的地位并不巩固并且已经受到挑战。但意大利存在积极的准共识,让他得以实施拖延已久的结构性改革。现在预言这一共识会持续多久、会带来什么改革还为时过早。但在治国无方的贝卢斯科尼担任总理期间让人绝望的意大利,现在已转变为真实的乐观之源——尽管这种乐观并不牢靠。

  第二个对欧洲有信心的理由,是贤明的领导会带来治理上的进步。蒙蒂和奥朗德都任命女性出任关键部门的一把手。在长期被边缘化后,女性希望成功的强烈欲望将让欧洲受益。

  第三,欧洲的舆论终于完全了解危机的严重性。声称欧洲及欧洲人还拒绝面对现实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说法(可能希腊人除外)。要不是绝望让人们看清事实,蒙蒂根本不可能在意大利掌权。

  法国人民也同样不再抱有幻想。他们之所以支持奥朗德,其实是反对萨科齐而不是经济紧缩政策。最新发布的民意调查显示,法国选民认为新总统并不会履行一些“不可行的承诺”,而他们似乎也接受了这是不可避免的结果。

  第四个理由与欧洲的创造力有关。欧洲不会变成陈列其辉煌历史的博物馆。当然,旅游业是个重要产业,从这个角度看,欧洲的多样化也是其独特的吸引力。但多样化同样是创新力的源泉。从德国车到法国奢侈品,欧洲工业竞争力不容低估。

  只要欧洲像德国那样对自己坚信不疑,将长期战略规划和科学研发投资分配相结合,情况就会大为改观。事实上,在一些关键领域,欧洲拥有全世界公认的与其根深蒂固的文化素质相关的优良传统。

  第五个理由听起来有点似是而非。民族主义的泛滥曾经把欧洲拖入灾难性的战争。但如今,欧洲内部民族主义情绪的回归却带来了争取胜利和竞争的动力,而这正是亚洲崛起的关键。

  第六个理由与欧洲制度的性质有关。超过80%的法国公民在总统大选中投票。在电视上,他们看到权力郑重、庄严、和平地从被他们抛弃的总统移交到他们投选的总统手中。

  第七个理由与欧洲语言的普遍性有关。英语、西班牙语、法语甚至德语的使用范围都超越了国界。

  在语言普遍性的基础上可以看到支持欧盟屹立不倒的第八个因素:文化多元主义。这是一个具争议的模式,但它所带来的好处多于坏处。欧洲大陆文化的融合让欧洲人民变得更富有,而不是更贫穷。

  第九个理由来自欧盟的新成员和准成员。作为“新欧洲”的成员,转型时获得欧洲认可的波兰,现在正在回馈欧洲。而克罗地亚的加入,然后是黑山共和国和其他一些巴尔干国家,可以弥补希腊的退出(如果希腊真的退出的话)。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欧洲和世界没有更好的替代方案。希腊危机也许正在迫使欧洲走向更深层次的一体化,不管包不包括希腊。德国哲学家哈贝马斯曾提出“转型现实”(transformational reality)——一个对简单现实的复杂说法:分则亡,合则存,并以我们自身的复杂方式尽力追求“伟大”。

  出于审慎考虑,一些人已开始重新发现欧洲。他们很可能是更明智的人。(多米尼克•莫伊西)

【编辑:程涛】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