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华媒:烟花禁燃政府需倾听民意 考验公民意识

2013年02月06日 15: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2月6日电 美国《侨报》5日发表评论称,在雾霾问题持续困扰中国的时候,关于春节是否燃放烟花爆竹的讨论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评论认为,是否禁燃不能止于一纸行政命令,应充分听取民意;同时,是否自觉禁燃,主动减少环境污染,也是中国公民所面临的一次考验。每个公民的自觉自制,才能换来持久的蓝天。

  文章摘编如下:

  近年来,每逢春节,中国人燃放烟花爆竹的民俗都会惹来关于安全和环保方面不小的质疑。然而,今年对此话题的争论声更胜以往。1月29日,一场旷日持久的雾霾天气“阴魂不散”,甚至将143万平方公里、逾13%的国土面积吞噬。当雾霾“伏击”春节,民众不禁苦恼:这炮是放还是不放呢?

  来自大陆网络微博平台的相关调查吸引逾800万人参与,66%的网民支持在春节禁放烟花爆竹, 33%的网民则以“年味”为重选择反对。春节燃放鞭炮的政府决策投射着中国的发展轨迹,北京在1993年就出台禁令,那是以人身安全为重;2005年予以“松绑”改为限令,则是对传统民俗的尊重;现如今的“禁限”之争,是在传统习俗与生命健康之间的又一次权衡。

  传统民俗遭遇时代命题的冲撞,官方与民众都迎来新的问题。

  一方面,行政决策是否能充分体现民意?是否处理火烧眉毛的污染危机时就不计过程?任何文明、进步的社会中,行政立法都应充分考量民意。雾霾下的春节是否禁放炮竹,决定权应在社会的每个个体身上。这既是尊重公民权利,也是尊重传统习俗。否则,空降的行政禁令不仅执法成本高、实施效果差,而且之于公民社会的发展将是一种倒退。

  当然,春节若要蓝天,政府不妨变换思路,在可为空间内大施拳脚。首先,以资金等形式扶持企业对环保烟花进行工艺改良、降低成本;其次,找准雾霾根源,做到标本兼治。

  另一方面,民众在雾霾天中,要面对的是,是否能意识到自身所为在增加污染?每个人是否能认识到放弃“高兴一阵子”就能为干净的空气贡献一份力量?在传统习俗下的心理愉悦与城镇工业化中的生存危机间,在监督问责官方与身体力行的公民之间,民众面临一次大考。

  或者说,聪明的中国人,能否不做选择题,而寻找出自己的答案。当没有了烟花炮仗的节日感觉没了“年味”时,能否尝试放电子鞭炮抑或其它没有污染物的“炮仗”?“年味”不就是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升腾而起的么?非要在青烟笼罩之中闻着硫磺味才叫“年味”是脱离了时代的愚昧。

  春节遭遇雾霾,爆竹燃放与否不会止于行政禁令,它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关于它的讨论本身就是一堂公民社会课程,只有每个公民自觉自制,才能换来更持久的蓝天。(钟海之)

【编辑:张培坚】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