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明报:人民币国际化宜顺势而行 切勿拔苗助长

2013年11月06日 15: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1月6日电 香港《明报》6日刊载《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一文,文章指出,一个国家货币的国际化基本上是由其经济实力推动的,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对外贸易总量约占全球之10%,实体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然而,中国有自身的特殊情况,金融市场尚未成熟,资本帐户尚受管制,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只能是顺势而行,不宜拔苗助长。

  文章摘编如下:

  近月有几个令人瞩目的举措,显示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有显着的进展。首先是在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与欧洲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达3500亿元人民币(450亿欧元)的中欧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此乃欧洲央行第一次与亚洲国家签署类似货币合作安排。另外,之前不久,人行与英伦银行也达成了2000亿元人民币(200亿英镑)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中欧、中英本币互换协议的落实,使人民币的使用基本上覆盖欧盟国家。接着在10月15日,中国授予英国伦敦800亿元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额度,在此安排下,英国企业与投资者可直接使用人民币投资中国债券、股票和货币市场,毋须经由香港进行兑换,此乃RQFII首次扩展至亚洲以外地区。发展至此,市场自然讨论一个问题: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进度是否合适?

  走出“周边化”进度超前

  对人民币素有研究的学者陈雨露教授2011年在《人民币时代》一书中建议,人民币用30年完成国际化的过程,在人民币的使用上,第一个10年是“周边化”;第二个10年是“区域化”;第三个10年是“国际化”。其次,在人民币充当国际货币的功能上,第一步是“贸易结算化”;第二步是“金融投资化”;第三步是“国际储备化”。

  这几年人民币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已超越了陈教授建议的时间表。第一,人民币的使用,在现阶段早已走出了“周边化”,在本年8月伦敦已成为仅次于香港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其次,一些国家、地区已将人民币资产作为储备,如澳洲、马来西亚等,而台湾地区“央行”近日证实,早在半年前,已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看来,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步伐是有所超前了。

  须审慎推进顾及金融安全

  一个国家货币的国际化基本上是由其经济实力推动的,英镑、美元莫不如此。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位居全球第二,对外贸易总量约占全球之10%,实体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与之相比,中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化程度较低。人民币国际化正是促使中国金融体系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动力,有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充实及提高。

  然而,中国有自身的特殊情况,金融市场尚未成熟,资本帐户尚受管制,因此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只能是顺势而行,不宜拔苗助长。相信大家记得,1997年泰国在未具备充分条件前过早将其货币国际化,招致国际对冲基金狙击,其教训值得汲取。

  着眼长远的金融安全,内地的财经官员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取态上保持审慎,正如国务院副总理马凯近日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是“漫长但必然的过程”。回顾历史,英镑和美元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分别用了55年和50年。相信内地定会实事求是、循序渐进地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减少震荡以达到平稳过渡。(吴亮星)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