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树是盘安的底色

2013年11月06日 17:0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与草木共享阳光雨露,与宇宙万物同生共息,人类和所有的生物相安无事,和平共处。这不是在练瑜伽, 也不仅仅是一种理想,而是盘安人真实的生活方式。他们爱绿护绿,心如盘石,他们心平气和地在山青青水碧碧的绿色空间里安居乐业。这就是于2013年8月16-17日在参加浙江作家“相聚盘安”采风活动后,我对盘安这个名字的理解。

  曾经,有一位村民猎杀了一头正在田野里糟蹋庄稼的野猪。神奇的是这头垂死的野猪挣扎着跑回牠自己的美丽家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才倒下。保护区和村庄这一界之隔完全颠覆了事件的性质,本来因为民除害而应该受到嘉奖的村民却因违反了相关的法规而受了罚。

  一路上,听着陪同我们一行的盘安县大盘山管理局局长杨碧烟讲着有点传奇的故事,唏嘘不已。这种听着有点郁闷的事件,只要涉及生态保护,绝对是法大于情理,没得商量。盘安人早已经习惯于这样的裁决方式——宁愿让人吃亏受委屈,也要让保护区内动植物的权益得到保障。

  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文明中具有万物平等的价值观似乎在盘安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所以,盘安人并没有疯狂地占山占地,而是把山清水秀的一部分让给别的生灵。他们专门辟出45.58平方公里的地盘,让野生药用植物和珍稀动物们安家繁衍。善良无私的盘安人在海拔1245米的大盘山上,在特殊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中,为珍稀动植物打造了一个宜居之所,这是盘安奉献给我国的迄今唯一的一个以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作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大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每一株草、每一棵树、每一种生灵都受到人们的悉心款待,甚至是树上落下来的一片叶子,你也不可以随意捡拾带回家,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叶落归根。

  事实上,并非只是保护区内才是动植物们的天堂,盘安的安文镇花溪村、新渥镇宅口村、冷水镇虬里村、盘峰乡榉溪村、玉山镇马塘村等11个绿化示范村都在“浙江省森林村庄”的名单中。可以说,树是盘安的底色。

  在盘安的日子里,不管是在山上、溪边、田野、路旁,还是在村庄里,常常会邂逅一棵又一棵的参天古 树,红豆杉、古松、香榧、枫香等,用千百年的年轮证明着山里人悠久以来的生态保护意识,每一棵古树前都立着写有树名、树龄的保护牌子,人们修路造屋都会小心翼翼地绕道而行给古树让出生长空间,就像我们平时坐公交车给年长的人让个座一样。

  在听说盘安有多条古道后,我们一行中喜欢登山者脚痒痒,但却又怕被夏日的骄阳晒成人肉干。但陪同我们采风的当地作协主席吴警兵告诉我们,古道上种有许多树,叫“寡妇林”。因为从前人们的油盐与日用商品都通过古道肩挑手提而来,本地产的茶叶与中药材也是 通过古道靠人工挑出去的。传说有一年大旱,一个靠贩盐为生的男人在担盐回来途中,又饿又累,又赶上赤日炎炎,无处躲荫凉,就中暑死了。妻子在悲痛之余,就 在古道旁植树。若干年后,树成林,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我无法考证这个传说是不是确有其事,也没能够亲眼看到那片林子,但我真的很为这个传说感动:那位妻子居然没有迁怒诅咒这该死的贫瘠之地,也没有想方设法逃离,而是没有怨、没有恨地加倍呵护这方水土,给大地披上了美丽的绿衣。我坚信“寡妇林”是一个善良、温馨、充满了无私爱情的名字。

  在一间光线有点暗的土屋里,一位清瘦、和善的老太太冲着镜头微微地笑着,身上靛蓝的布褂非常干净。这是杭州市作协主席嵇亦工在榉溪村拍下的照片。他很兴奋地通过手机把照片发到微信上,取名为:20年后的王珍。

  我是真心喜欢。尽管同去的女友替我抱不平:就算是20年后,也不至于就老成这样。但我倒是并不计较自己是不是会变得这么苍老,更在乎的是能不能够归于如此平静、健康的生活状态。

  在盘安,无论是我们走过的十八涡、花溪、百杖潭、玉山古茶场等自然风光景区,还是廷潭岗村、乌石村、横路村、榉溪村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和古民居保护村,无不是四周群山环绕,山川秀丽,环境幽雅的。若是能在这样远离红尘的净土里平静地生活、老去,这绝对是对我的一种祝福!

  是啊,这里的水是如此的澄清明澈,甚至有一条溪直接就叫澄溪。溪中鱼虾悠悠,水声潺潺。几乎每一条 河道的水质都常年达到国家一类标准,随地掬一捧水喝,甜美都胜过任何矿泉水。自古以来,在当地就一直流传着“大盘山脉连九州岛(指杭州、苏州、湖州、婺州等),水系通天台、仙居、缙云、永康、东阳等五县(市)”之说,大盘山是浙江省钱塘江、瓯江、灵江、曹娥江四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

  因为地广人稀,森林茂密,所以盘安的空气也是那样的清新,没有浑浊的人气,也很少汽车的尾气。虽然依旧是骄阳似火的气候,但和走在城市马路上的感受完全不同。不管是在溪边、山上还是在村舍、田头,总能感觉到迎面吹来凉爽的风,风中有草木清新的气息、有 山泉水的温润甜美、有抽穗的稻花淡淡香。

  生活在这方好山好水中的人也是心灵善良纯净的。人心的不设防,就像家家户户敞开的家和院子的门。随便走进一家农户,坐下来歇歇腿脚、讨口水喝,都不会被拒绝。甚至那些家养的土狗也不是“保安”,见了生人就狂叫报警,更像是“迎宾”,亲和地对着你摇尾示好。

  我常常像走进自己家一样走进一个个院子,曾经顺手抓一把晒在院子里又香又鲜的干菜、花生扔在嘴里嚼着,还很自然地和主人一起逗一只不知名的鸟儿;也曾经和坐在树荫下用花花绿绿的布条打着草鞋的老太太聊家常,好奇地问她打一双鞋子要多长时间,能卖多少钱。虽然我并没有买她的任何东西,但她一样耐心地一一回答我的问题。

  走在花溪的游步道上,看着小道两旁种着的石竹、扶郎、牡丹、芍药,看着农家屋前房后的豆棚瓜田,看着天井里正在晒玉米的农妇,还有天真无邪嬉水的孩子们。

  (摘编自香港《文汇报》 文:王珍)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