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华媒析三中全会后楼市:非打趴房价 着眼长效机制

2013年11月21日 16: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1月21日电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落幕后,各项金融政策陆续公布,在房地产方面,全会决定提到要透过深化户籍、土地、金融等要素改革,强调促进房地产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境外华文媒体分析称,这意味在“后三中时代”,中国大陆着眼的是长效机制的建立,而不是祭出雷霆霹雳的抑房手段,换言之,大陆将更尊重市场机能,让楼市回归市场。

  台湾《旺报》21日刊文说,从房产税加速推进,可望成为率先实施的财税制度改革来看,《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等方式,代表将透过增加土地的方式,提高房市供给。

  这显示此次大陆对房市调控着眼于长效机制,而非如以往在短时间内透过“限购”、“限价”等方式“打趴房价”,也可看出在美国量化宽松可望退场之际,一旦热钱一窝蜂流失、房价短时间重挫,大陆也忧心经济问题。

  美国《侨报》20日刊文指,应当说,三中全会所给出的方向,是号准了楼市病灶,让楼市回归市场,让市场自身调节,政府做好本职的制度建设。

  而既往的制度建设举措已经证明,楼市回归健康有序,仍需很长一段时期。土地制度改革,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工程推进,都面临着各种利益集团的阻力。不管如何,大陆楼市已经面临着难得的去行政化调控机遇,这就是改革的机遇所在。

  房产总离不开土地。香港《大公报》21日援引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观点表示,对于承包地经营权,是在坚持保护耕地的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地经营权的抵押担保权能。

  对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则需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至于宅基地,则是选择若干试点,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

  杨伟民还指,《决定》强调要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但对农民而言,地和房子就是最重要的财产权,因此在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既要有利于城镇化的稳步推进,又要保证农民基本的生活权利不受冲击。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