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媒:台需摒弃假“国际化” 务实规划经济策略

2013年12月03日 16:0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7月30日上午,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出席“关键时刻2013为台湾经济开路高峰会”。刘震 摄  

  中新网12月3日电 台湾《工商时报》3日社论称,为人作嫁的代工模式,长期成为台湾经济“饮鸩止渴”的成长思维,假“国际化”之名,陷入所谓“开放”的迷思。社论呼吁台领导人须集中全力纾解经济成长衰颓不振的严峻危机,经济部门更应务实规划适合台湾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策略。

  文章摘编如下:

   台湾已经连续两年经济成长率低于2%,却没看到各部门的突破对策,还是因循过去的思维,强调开放是唯一的道路,忽略时空环境客观因素的改变,仍以规划“自由经济示范区”做为因应困局的唯一策略。

  对于台湾实质所得倒退16年,更“头痛医头”,匪夷所思地要求企业加薪,甚至要“中钢”、台船规划加薪,藉此促使民间企业起而效尤。这些让人看了深感两岸官员果然有差异,对岸那边是“居安思危”,我们这边则“处变不惊”。

  台湾的经济成长方针,从早期的“进口替代”,到后来的“出口竞争”,确实使台湾经济走上康庄大道。当时的时空背景是台湾有“婴儿潮”的丰沛劳力,因而先从纺织业等劳力密集产业,借着低廉劳力的成本优势,打开国际市场;随后又有电子产业发挥制程改善、成本降低的代工优势,让台湾经济从七十年代起就一路成长,被世人誉为“台湾奇迹”。

  然而,此种为人作嫁的代工模式,长期成为台湾经济“饮鸩止渴”的成长思维,假“国际化”之名,陷入所谓“开放”的迷思。

  到了80年代,由于环保意识的提升、工资成本的上涨,土地与劳力供给不再具有“比较利益”优势。然而长期累积的代工生产思维模式,仍然无法消除,适逢大陆改革开放启动不久,竞争力相对较弱的中小企业纷纷外移至大陆,仍延续从前代工生产的经营模式,在大陆逐渐落地生根。而且此种“台湾接单、大陆生产”的三角贸易所得,仍计入台湾的GDP,因而此种外强中干的模式,继续成为台湾经济成长的基本路线。

  由于“饮鸩止渴”,台湾地区的工作机会逐渐减少,以往失业率以2%为常态,这些年来则鲜有低于4%,若将少子化因素计入,则失业情形更加严重。然而历届“政府”少有正视此项问题者,仍自认走在“国际化”与“开放”的康庄大道上。

  所谓的产业对外开放,事实上是让产业外移日趋严重,即使在民进党执政时代,虽然两岸关系紧张,仍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厂商经由第三地外移至大陆。

  论到金融开放,则逐步放宽外资来台炒作台股的限制,以致岛内股市成为外资的“提款机”,还为“开放有成”沾沾自喜。

  在两岸之间仍是“垂直合作”的过去20年间,此种模式,至少让多数中小企业在大陆有苟延残喘的机会,甚至还造就鸿海集团以大陆为主要基地的宏图大业。然而,大陆在改革开放30年之后,与台湾产业的垂直合作关系,已经逐渐转型为水平竞争关系。

  大陆各项最终产品,包括信息、通讯、太阳能、面板甚至半导体等产业,都逐步建置自己的供应链。台湾近两年来,虽然仍以大陆为最大出口市场,但增速已经显著下降,未来只有更坏,不会更好。从联想、华为、小米的产品开始在台湾攻城略地,可见一斑。

  情势已经如此,马英九竟漠不关心,一直没有责令主管部门拿出因应对策,反仍热衷民粹化活动,日前还耗费时间全程参与技术性层次的食安会议。负责经济发展的“经建会”、“经济部”,则停留在所谓对外开放的陈腐思维中,大肆鼓吹“自由经济示范区”,却不在基本的产业政策下功夫,以为“开放”就会吸引外人直接投资,就会提高岛内就业机会,就会引进国际资金发展金融服务业。

  殊不知外资基于全球布局,对于一个产业政策混沌的地区,怎会大举投资?相对上,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则被国际企业界普遍肯定,而且大陆在建立其产业供应链的同时,吸引外资的力道必然加强,两相比较,外人投资花落谁家,已经不言可喻。

  我们呼吁马英九居于领导人的高度,集中全力纾解经济成长衰颓不振的严峻危机,“经建会”与“经济部”更应务实规划适合台湾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策略。不要拘泥于“自由经济示范区”的所谓“国际化”与“开放”思维,而能多思考提升台湾就业的在地化产业政策。“政府”的产业政策须以创造岛内就业、壮大中产阶级为目标,这才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基本要义。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