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媒:国际货币擂台 美元还是老大

2014年01月21日 11:2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月21日电 台湾《经济日报》21日刊载编译文章《国际货币擂台 美元还是老大》,文章指,近年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角色一直在弱化,但从相关数据看,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还没全面下滑。美元作为首屈一指的国际货币,在当下以及相当一段时间还找不到好的替代品。

  文章摘编如下:

  1976年以来,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角色一直在缓慢式微。以美元作为外汇准备、金融交易、贸易支付的单位,或货币市场的工具,普遍性已经不如1945年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代的鼎盛状况。但多数人还是会对近期的数据吃惊不已。

  有很多理由可以解释这个下滑的趋势。越战以来,美国预算赤字、货币创造与经常帐逆差大半时候居高不下。其结果是,美元相对于其他主要货币、或以购买力衡量的价值流失,也不足为奇。与此同时,美国占全球产出的比率也下滑。不仅如此,最近美国国会部分议员愿意采取可能导致财政部无法履行法定债务的策略,已经削弱全球对美元特有地位的信心。

  此外,一些新兴市场货币正首度加入国际货币俱乐部。的确,一些分析师宣称,中国人民币可能在十年后成为足与美元匹敌的国际货币。

  但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还没全面下滑。有趣的是,大家关心此话题的时机,和美元占国际交易的比率真正下滑的时间并不一致。

  依据各国央行使用准备货币与作为外汇市场工具的准则,美元地位最快速下滑的时间在1978到1991年,以及2001至2010年。处于两者之间、也就是1992到2000年,美元地位明显上扬,即使美元下滑论在1995年前后一度甚嚣尘上。1992年,各国央行外汇存底持有美元的比率估计为46%,但到2000年升高至近70%。

  此后,长期下滑的趋势重演。根据一项估算,美元在各国央行外汇存底的比率从2001年约70%,降到2010年的不到60%。这十年间,美元在外汇市场的地位也下滑:美元占外汇交易其中一方的比率在2001年为90%,到2010年降至85%。

  国际货币基金(IMF)最近的统计结果令人意外:美元长期下滑的趋势再次停顿。依据IMF,美元占外汇存底的比率在2010年下滑后便一直持平,2013年甚至微微上升。而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的三年报告,美元占全球外汇存底交易的比率,从2010年的85%上升到2013年的87%。

  在美国财政政策失灵的情况下,美元的韧性令人惊讶。或许我们不该再觉得意外,因为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全球投资人的反应是拥抱美国、而非逃离美国。他们显然还是认定美国公债是最安全的避风港,美元则是首屈一指的国际货币,尤其在他们找不到好替代品时。

  特别是,欧元存在显而易见的问题。确实,在最近几份统计显示,欧元占外汇存底与外汇交易的比率降低了好几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IMF的报告显示,受到热烈吹捧的人民币尚未成为全球央行外汇存底最常使用的七种货币之一。BIS的报告也显示,尽管人民币跻身外汇市场前十大货币,但仅占所有交易的2.2%,落后墨西哥披索的2.5%。人民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要解释近期美元地位趋于稳定,就不得不提过去三年的状况。与美元地位在1992至2000年反转十分相似:美国预算赤字大幅改善,从1980年代破纪录的赤字,到1990年末期破纪录的盈余;今日的联邦赤字,则不到2010年水平的一半。

  也许对美国财政的这项观察只是巧合。毕竟,过度解读这两项历史资料显得愚蠢。但更愚蠢的是,只因为美国政治人物过去40年来没把美元的崇高地位拖垮,就相信他们在未来数十年不会搞砸它。

  美元是最佳准备货币的地位并非永远不变的自然法则。英镑在19世纪曾叱咤风云,直到20世纪上半叶才被美元取代。美元终有臣服于对手货币的一天,只是那一天还没到来。 (文/Jeffrey Frankel 译/余晓惠)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