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港媒:地区发展不平衡 种“春运一票难求”恶果

2014年01月21日 14:0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1月16日,安徽蚌埠开往合肥的高铁上,一名“小候鸟”跟随妈妈踏上回乡路。当日,2014春运拉开大幕。中新社发 韩苏原 摄  

  中新网1月21日电 香港《明报》21日刊载文章指,中国客运特别是铁路系统每到春节都会迎来井喷的客运量,这与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有很大的关系。在区域发展差距未能缩窄的现实面前,就算铁道部门挠破脑袋,也不可能打破春运火车票一票难求的困局。在这种情况下,一味指责铁道部门无济于事,更应该在地区、城乡均衡发展问题上下功夫。

  文章摘编如下:

  内地一年一度的春运本月16日正式举动,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预计,在为期40天的春运中,客运量将达到36.23亿人次,比上年增加两亿人次。不难想像,这种非正常的“人口大迁徙”对内地交通的运输承载力是不小的考验。作为不少外地务工人员返家度岁的首选交通工具,铁路运力不足和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如何解决“一票难求”的情,可以说一直是铁路部门最头痛的事。

  积极推动电子团体订票

  从宏观铁路建设上看,目前中国的铁路营业里程已超过10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的营业里程超过1万公里,在去年铁路建设中,新交付使用的里程达到5500多公里,铁路网的覆盖面积愈来愈大,一定程度上提高运输能力。

  在一些具体措施上,铁道部门一如往年,继续推行网上和电话订票,而且今年网络和电话订票的预售期较实体窗口购票提前两天,以此引导民众采用网上和电话购票方式,减少在车站和代售点排队的时间。

  对于外来务工人员集中的珠三角,广铁集团早于去年12月4日便已举动2014年春运外来工团体订票业务,分别在广州、佛山、东莞、中山等地开设办理点,接受企业申请,这也是其连续第16年为外来工提供春运团体订票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与去年同一车次需20人订票方能成团相比,今年这一门槛降低至5人,大大增加了成团数量。此外,为进一步方便外来务工人员购票,广铁集团还首次为5名及以上务工人员自行组团预订团体车票,务工人员即使不经公司协助,也能订票。

  据统计,截至1月8日,广铁集团共办理外来工订票90万张, 其中外来工团体票取票企业6501家,比去年同期增长89.4%,新政的效果可谓明显。

  售票网页流量超负荷瘫痪

  这些举措虽然释放了一些民众因买不到票而不满的压力, 但要满足春节前“井喷式”增长需求,恐怕还远远不够。而且,铁道部门力推的网上售票仍然面对诸多挑战,且不说网站经常因庞大的访问流量而出故障甚至瘫痪, 它看似解决了实体售票窗口被“黄牛党”霸占和民众长时间排队购票的问题,但一些人仍可利用12306网站的漏洞,透过软件“抢票”并从中牟利,有记者试验,可在10分钟抢到逾千张车票,足见订票系统缺陷之大,难怪有市民在受访时表示,网络售票较以前在窗口排队更难买到票。本应为民众提供便利的措施,却因应对能力不足,被不法之徒钻了空子,造成民众更难买票及铁道部门更为被动和尴尬,实在是得不偿失。

  对于出现抢票热潮,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胡亚东总结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节前“务工流、探亲流、学生流高度叠加”,换言之,人群过度集中于一地又在同一时间段流动,是春运购票难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的重要因素。

  毫无疑问,这个问题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相关,但关键之处又不仅仅是人口基数大这么简单。寻求解决之道,恐怕得回到区域发展平衡问题上来。

  内陆发展落后造就春运潮

  众所周知,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得益于沿海优势及政策扶持,在改革开放中快速成长,吸引了来自中西部地区数以千万计的务工人员,仅广东省一地去年就有外省务工人员1649万,而春运客流量最集中的地区,也基本与这三个发达地区重叠。

  可见,春运就是人员从沿海发达地区向内陆不发达地区往返的过程。假如贵州、河南、江西、广西等客流集中的省份的发展水平与人均薪酬能与沿海地区一致,大量劳动力便不必远离故土,到异地务工,一年一度的“返乡潮”也就不会上演了。

  不难发现,在区域发展差距未能缩窄的现实面前,就算铁道部门挠破脑袋,也不可能打破春运火车票一票难求的困局。

  也就是说,即便铁路网覆盖面积扩大有利内陆地区发展,但倘若其他行政部门在经济结构、产业模式的改革与地区、城乡均衡发展问题上无所作为,缺少协助,铁道部门势必将继续处在风口浪尖上。(冯广宁)

【编辑:王栋】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