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媒:日本讲谈社中国史著作在华热销的启示

2014年04月22日 13: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4月22日电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翻译日本讲谈社著作基础上,推出的简体中文版同名丛书《中国的历史》,首印的两万套刚上架即供不应求,一个月内加印三次。日本《新华侨报》近期文章表示,这套十卷本历史著作能够掀起“历史热”,是令人欣慰的事情。与此同时,也不妨反思:此种现象何以产生?

  文章摘编如下:

  无论鉴于纸质出版物受数字阅读的冲击而呈现萎缩势头,还是当今社会文史哲学科边缘化的现状,这套十卷本历史著作能够掀起“历史热”,都是令人欣慰的事情。与此同时,也不妨反思:此种现象何以产生?

  虽然三言两语难以回答清楚,但从出版物作为商品,满足供求双方需要的角度入手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疑问还是能够迎刃而解。

  正如丛书译者之一、清华大学教授张国刚所言:“在国际中国史研究中,日本学者有独特的优势。”这里“独特的优势”除了地缘相近,再就是历史上日本长期从中华文明中汲取养料,文化上存在诸多相似之处。由此形成的深入细致了解,为日本开展中国史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近年来,发行单本书或将文章结集、将旧作辑为丛书,是中国出版业策划“大学者为大众著书”时的常用方式。如北京出版社的“大家小书”、中华书局的“大家说史系列”。其中不乏成为品牌者,名家旧作多次重印,也足以体现经典的魅力,然而,缺少新鲜血液的注入,却也是不争的事实。日本学者所著中国史在华热销,即折射了这一缺失:出自中国学者之手,能够体现研究进展和动态的高水平同类读物,目前并不多见。

  对此现状,有中国资深出版人指出,出版界与学术界缺乏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是关键原因。当然,改变绝非一日之功,但如果说这套书的走红,表明中国读者对“以专业的方式做普及的学术”存在很大期待,总结经验,有所借鉴,仍不失其必要性。

  首先,《中国的历史》各卷的作者汇聚了日本中国史学界的佼佼者。相比中国学者偏于专精,日本学者在通识上更胜一筹,由此形成宽阔的学术视野,得以居高远眺,“一览众山小”。提及语言能力,熟练运用英语、汉语的日本学者不在少数。而阅读第一手资料和原典的能力,恰恰有助于增进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有所比较、得出结论。

  此外,日本的学术研究态度严谨,强调证据的真实性。《从神话到历史:神话时代夏王朝》的作者宫本一夫先生为了写作,足迹遍布中国多地,参与大量的考古发掘;《始皇帝的遗产:秦汉帝国》作者鹤间和幸先生几乎每年都到中国内地来考察。

  其次,将专业知识写成大众读物,介绍学界的最新成果、观点,使知识的传播最大化,是日本学者素有的传统。而中国学者在现有学术考评体系下,大多无暇或不愿做这样的普及工作。其实,雅俗共赏并非易事。

  再次,出版社具备较强的组稿和发掘能力。日本的学术出版同样需要自掏腰包或出版基金补助,但出版社常与专业领域的人士约稿,起到了鼓励和支持的作用。而且,出版社对作者及其学术研究给予尊重。另一位中文作序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许宏认为,套书“鲜活地保留了原作者的想法”:“人文社会的优秀成果一定是学者个人的东西,这套书就把丰富多彩的学者的思想呈现了出来。”

  应该说,上述三个方面是相互促进的。一流作者是高质量著作产生的前提,民众的文化水平通过阅读得到提高,又势必推动全社会的进步程度,由此形成良性循环。(李喆)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