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本华报:日本“小作坊”也能研究出“高大上”

2014年06月20日 14: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6月20日电 《日本新华侨报》近日发表文章分析了日本的民间工业,文章称,制造业在日本拥有深厚的民众基础,由于几十年来与居民的交流,街边工厂还是地域内“制造控”们的信息集散地,能飞出许多“高大上”的研究成果,而这些往往在某次聚会中,耳酣脸热时就完成了。

  文章摘编如下:

  街边工厂实力不凡 卫星也能送上天

  日本的制造业在世界享有盛誉,“Made in Japan”成了一张无需赘言的质量保证书。然而,支撑日本制造业的不仅是跨国大企业,更多的是中小型零件供应商,或街边巷尾那些陈旧的小工厂或小作坊。在现代社会中几乎感受不到存在的街边工厂,其曾经的辉煌却令人们感到惊讶。

  从近年来发现的史料中得知,在太平洋战争末期,为抵御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空袭,日本东京都葛饰区的一家街边工厂里,竟然有两架居民自主研发的最新式战斗机被制造完成。虽然之后不久日本就宣布投降,战斗机还没上天就被美国占领军没收,但据葛饰区的乡土历史调查团体披露,他们曾亲眼见到了战斗机引擎设计图,被精密的设计和生产能力震惊了。

  这不禁让我们想到,2009年1月,由日本东大阪市中小企业组成的“东大阪宇宙开发协会”将共同研制的“每度1号”人造卫星发射升空,不仅拍摄了地球照片,还借助卫星上的传感仪观测到了雷电,并在太空运营了约9个月。2010年4月,该协会还宣布,有意在2015年左右将一部能两脚步行的机器人送上月球。

  街边工厂具有民众及技术基础 获社会支持

  上世纪40年代的新式战斗机,到本世纪初的人造卫星,日本的街边工厂总是能带给我们惊喜。为什么看似简陋的街边工厂里能飞出这么多“高大上”的研究成果呢?

  首先,制造业在日本拥有深厚的民众基础。由于几十年来与居民的交流,街边工厂还是地域内“制造控”们的信息集散地。往往在某次聚会中,耳酣脸热时,一个高大上的研发计划就完成了。大家不会把它当一个玩笑,而是肯倾注心血去完成。有日媒报道,某小区十几位商店主联合为卧床老人研发机器手。他们本来从事印刷、广告、食品等各行各业,每天晚上集中到一个街边工厂,一干就是十几年,终于成功将其商品化。

  其次,日本制造业起家于街边工厂,各种专利技术散落民间。虽然经过漫长的整合和淘汰,不少专利已经被大制造商买走,但至今仍有不少街边工厂还保留着与其外观绝不相称的绝活,甚至可能是国际专利技术。比如“每度1号”的发起者青木公司,就是美国波音公司认定工厂中规模最小的。只有保护这些祖上传下来的技术,继续为大制造商提供某种特殊零件,才是他们“存活”的唯一凭借。

  最后,为提高街边工厂的生存能力,日本各界正在增加援助力度。其中效果比较突出的是“产学联合计划”,将大学等研究单位的先进研究,与街边工厂等生产单位的优秀技术联系起来,日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研发奇迹。比如东京都葛饰区的杉野橡胶公司,就在其他机关的协助下开发出了8000米深水探测器,受到世界瞩目。

  虽然市场竞争力低下和经营理念老旧正让日本的街边工厂逐渐消失,但这丝毫不妨碍人们对其代表的“日本制造”的精髓给予敬仰和肯定。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街边工厂一定能成功实现转型,以新的形式焕发又一个青春。

【编辑:马君豪】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