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世界日报:美国再工业化 理工人才再度吃香

2014年07月18日 15:2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7月18日电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日前公布对17110名2008年大学毕业生调查,发现毕业四年后(即2012年),失业率为6.7%,低于全国平均的8.1%,平均年薪约5万美元。美国《世界日报》17日社论称,美国的再工业化,最大关键还是在技术突破,是透过高薪吸引及鼓励人才,突破技术阻碍,才是胜败的关键。当前美国理工人才的高薪,正反映这样的现象和趋势。

  文章摘编如下:

  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CES)日前公布对1万7110名2008年大学毕业生调查,发现毕业四年后(即2012年),失业率为6.7%,低于全国平均的8.1%,平均年薪约5万美元。倘若从科系来看,计算机和信息科学或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失业率,低于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专业。同时,在薪资差异上,科学、科技、工程或数学(STEM)毕业生的平均年薪6.5万元,明显优于其他科系毕业生平均的4.95万元。

  结果显示,理工背景的就业及薪资在不景气时仍较具优势。事实上,全美大学与雇主协会(NACE)日前也发布薪资调查报告,从起薪来看,今年美国大学院校应届毕业生平均年薪起薪为45473元,其中,工程学科为6.27万元、计算机科学6.17万元,远远高于其他学科。相较于最低的人文社会学科年薪3.84万元,工程科系毕业生年薪整整高出六成以上,而商学科系虽然起薪可达5.39万美元,但却是唯一相较于去年下降的学科,显见美国产业发展氛围,似乎逐渐转往制造及工程类。

  比尔盖兹、巴菲特及拉斯韦加斯金沙集团董事长谢尔登艾德森(Sheldon G.Adelson)于7月10日联名在《纽约时报》发表专文,呼吁国会众议员赶紧与参议院协商,打破移民改革法案僵局,他们力主应张开双臂欢迎那些愿意留在美国的外国毕业生,特别是计算机科学、科技领域学生。这些种种现象,也反映美国“再工业化”相关政策推动的初步成效,相较于过去十年,总是听到金融及商业创新,现在美国产业走向似乎再度重视科技创新及制造。

  所谓“工业化”,最简单的定义系指工业部门在经济比重逐渐提高而称之,但通常经济发展阶段逐渐成熟,制造成本增加,服务业需求兴起,而逐渐产生工业比重下降现象,我们称之“去工业化”。美国是一个超大型的经济体,工业占比重只有20%不到,的确是少有的现象。也因此,许多美国制造业的就业机会被海外外包工厂所取代,这也是奥巴马政府推出“再工业化”的重要原因。

  在目标上,重新关注制造业发展及重要性,其中,在创造财富上,希望美国的出口金额中制造品占70%;在创造就业上,希望每一个制造业组装的就业机会,可以在供应链创造六个工作,并为整体经济创造十个工作;而在创新动能上,希望美国专利的90%来自制造业。

  记得2009年奥巴马政府提出一连串“再工业化”政策时,许多人并不看好,怀疑制造业真能回流美国。但我们看到不仅包括苹果计算机尝试把高端产品的部分生产线移回美国,甚至许多亚洲重量级制造厂商也已布局美国。

  我们知道,美国再工业化,原本的设定回流项目只是高阶及少量多样的制造产品,此乃因为3D打印及巨量数据(Big Data)的普及应用与成本下降,可以低成本运用3D打印,不必再有制造开模的技术设备(基本上美国大部分制造工人已失去这样的技能),也可以制造出少量多样或客制化产品。

  当有巨量数据可供分析时,制造者得以分析及因应客制化需求。而美国页岩油气开采技术获突破后,加上自动化设备发展,使更多种类,甚至产量极大的生产,都可能陆续回流美国。因此,美国的再工业化,最大关键还是在技术突破,而不是传统的依赖制造业的低工资;反而是透过高薪吸引及鼓励人才,突破技术阻碍,才是胜败的关键。当前美国理工人才的高薪,正反映这样的现象和趋势。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