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欧洲时报:美元失宠 全球“去美元化”呼声再起

2014年07月28日 14:2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7月28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近期刊文称,一种挑战美元全球储备货币地位的呼声正经由欧洲传向世界。“一家法国银行,却必须服从于美国的规定,不仅要受到其金融监管,还要听从其外交政策。这简直无法让人接受。”这是来自法国银行监管机构的愤怒。分析称,全球正在兴起“去美元化”浪潮,美元已失宠。

  文章摘编如下:

  6月30日,在政府和非政府渠道游说均告失败后,法国巴黎银行(BNP)收到了来自美国司法部的罚款单——金额比2013年该银行的盈利总额还高出9亿美元——为90亿美元。美国司法部之所以给BNP开出如此高额的罚单,是因为在一个基于美元的支付系统中,BNP被监控到有资金流入到了苏丹、伊朗和古巴等位于美国经济制裁黑名单上的国家。

  对此,中国国际金融问题专家赵庆明表示,尽管欧洲政商两界均承认法巴银行的确存在不当之处和重大过失,但争议的核心在于美国在强化其金融制裁利器的同时是否存在权力滥用的趋势。

  “反对者的主要抱怨在于,毕竟受处罚的银行是与不为本国政府所禁止的对象交易,整个过程不牵涉任何美国公民与企业,与美国金融体系唯一的交汇点是交易采用美元清算。”赵庆明说。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上述情况,法国政商两界决定开展“报复”行动。据媒体报道,法国央行行长诺亚明确表示,法国企业应该尽可能多地使用他国货币,这符合法国企业的利益最大化;比如中国和欧洲间的贸易,可以使用欧元和人民币,停止使用美元。

  诺亚的表态随即得到了法国商界的回应。7月6日,欧洲第二大石油生产商道达尔首席执行官马哲睿表示,尽管不能不使用美元,但欧元应该在国际贸易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并称没有理由以美元支付石油款项。尽管原油虽然是以美元每桶作为计价单位,但并不意味着必须用美元来支付。

  金砖国家:另起炉灶维护利益

  值得注意的是,“去美元化”并非一个新话题。事实上,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和部分欧洲国家一直都在积极探讨减少用美元结算的问题。

  今年4月以来,遭受美欧国家制裁的俄罗斯多次强调建立本国支付系统,以减少对欧美同类金融服务的依赖,降低银行和客户的额外支出费用,提高经济活动的安全性。目前俄央行已为此成立了专门工作组,该系统将在2015年1月1日正式建成。5月21日,中俄两国银行在上海签署协议,将直接使用俄罗斯卢布和人民币进行结算。

  为应对美国的经济制裁,早在2006年,伊朗政府就曾下令其中央银行将美元资产全部转换成欧元,并在今后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交易中使用欧元结算。近几年来,由于美元相对全球其他主要货币走软而造成资产缩水,阿拉伯货币基金组织曾建议海湾国家放弃与美元挂钩的汇率制度,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或者采取盯住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制度。

  金砖国家开发银行近日的成立则被视为“金砖五国”摆脱美元束缚的重要举措。作为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的一项重要成果,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于巴西当地时间7月15日顺利“落地”。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刘英表示,金砖国家此举旨在避免美国量化宽松退出对本国经济的负面影响。美国利用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心地位及其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经济机构的优势地位,强行推行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全球经济金融秩序的动荡。与此同时,美国维持其在国际经济领域霸权地位,事实上拒不推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刘英表示,面对美国霸权的护持和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相对弱势地位,金砖国家只有联合起来“另起炉灶”,才能更有效地打破现有不合理的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维护本国经济利益,确保金融安全。

  美元霸权:短期难遭颠覆

  谈及近期轰轰烈烈的“去美元化”浪潮,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市场研究室主任杨涛认为,“去美元化”的本质是美元信用与信心的弱化。

  早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际,相关国家就开始考虑弱化美元,增加日元和欧元的分量。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元主导型货币体系的弊端进一步显现,无论是在区域自贸区建设还是在签署多边、双边货币协议方面,新兴市场国家都在尝试去美元化。

  对此,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亦表赞同。但李向阳提醒,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全球陷入新的货币战国时代,但是旧的美元主导型国际金融体制却没有多大变化;值得注意的是,弱势美元实际上成为美国转嫁危机的手段之一,由此带给各国更多的错配风险与外部冲击。

  从现状看,“去美元化”未见推进。在政治经济风险双升的背景下,国际投资者对美元资产的偏爱不降反升,黄金的避险作用广受质疑,高体量、低风险的美国国债市场却始终受到避险需求的追捧;而且,以美元为核心的全球金融秩序目前来看还是非常有效的,如果不考虑政治因素,从经济角度看,“去美元化”可能并不具有托累改进的预期效能。

  从未来看,虽然目前“去美元化”声音此起彼伏,但合音主要集中在“去”上,欧洲、非洲和亚洲并未形成共识。事实上,这暴露了“去美元化”的软肋,“去美元化”的未来很可能是“有破无立”。

  “去美元化”的真实体现在,以美元为核心的现有体系虽然依旧有效,但却极不受欢迎。用知名经济学家麦金农的话说:“美元已经失宠”。(陈康亮)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