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媒:中国钢铁卖出“白菜价”是产能过剩恶果

2014年10月16日 15: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10月16日电 日前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钢铁企业的钢材销售结算价格已经降至每吨3212元(人民币,下同),相当于每斤1.6元,钢铁卖出了白菜价。对此,美国《侨报》近日发表文章评论道,钢铁产能严重过剩是钢材价格暴跌一个重要原因,市场终究是按照其自身规律运转的,钢材跌成“白菜价”的惨痛事实已经给“大水漫灌”式的投资政策拉响了警报。

  文章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和中国经济进入减速换挡期,国际和国内钢材市场的需求都出现大幅下降,钢材价格也势必出现下降趋势,但钢材价格竟然跌到如此地步,显然已不是正常的市场波动所致。

  文章认为,钢铁产能严重过剩是钢材价格暴跌一个重要原因。中国的钢铁产能已占全球产能的半壁江山,如此庞大的产能遭逢市场寒冬,势必造成产品大量积压。但很多地方非但没有减产,反而让钢企继续开工,有些亏损钢企甚至是在地方政府补贴下赔本经营,这使得这些钢企的库存压力像滚雪球一样增加,钢材价格出现雪崩也就不可避免。

  文章分析钢铁产能的结构时说,中国钢企的典型症状是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泛滥。虽然中国钢铁产能高居世界第一,但钢铁制造技艺却仍处于较低水平,高端钢材的生产很难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

  文章指出,与此同时,只能生产麻花钢等低端钢材的“小钢铁”却连年扩张,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只有每吨30元左右,而技艺水平较高、环保处理达标的钢企生产成本则是每吨120到150元,这种生产结构导致市场上充斥的钢材多为“白菜货”,这些“白菜货”也只能卖出个“白菜价”。

  为何过剩的行业僵而不死?文章认为,因为钢铁产业仍是政策主导,市场的调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产能早已过剩的情况下仍不断增加投资,甚至不顾市场规律给亏损企业“输血续命”,都是为了“保增长”、“保就业”的政策目标。

  文章还称,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数据,地方政府往往忽视新增产能的质量,有意或无意放松了对企业的监管,只求项目快速上马投产,结果造成“小钢铁”、“小冶金”、“小造纸”等低端产能不断增加,高端产能反因生存空间受到挤压而遭到“逆淘汰”。

  文章最后强调,市场终究是按照其自身规律运转的,钢材跌成“白菜价”的惨痛事实已经给“大水漫灌”式的投资政策拉响了警报。值得警惕的是,在当前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存在类似情况的又岂止钢铁一个行业。(钟海之)

【编辑:马君豪】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