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台媒:社会公众或须包容大学“神考题”

2015年01月20日 15:5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1月20日电 台湾《旺报》刊文称,近日,天津南开大学法学院一道“神考题”爆红网络,题目是辨认上课老师的照片,当然,被称为神考题,就在于很多人觉得其无厘头、不规范、没有意义。前不久,四川师范大学“大学生性健康与性文明”课程期末考题谈社会上的约炮行为,引起争议,可以想见,公众对大学考题仍然缺乏包容度。

  其实,中外古今从来不乏神考题,“民国”初曾有题目请学生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翻译成英文。1932年清华大学语文考题有一道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最后出题教授给出下联“祖冲之”,让人拍案叫绝。而这道“神题”的命题人,正是陈寅恪。多元化考题带来多元化视角,是考试本意的回归。

  文章表示,从一定程度上说,这样的考题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们更是缺乏这种思维方式——多角度、多元化看待问题。更多人喜欢有规可循的标准答案。比如,《收获》编辑叶开就读三年级的女儿,遇到一题:“三国故事里谁最有智慧?”刚看完《三国演义》彩绘本,小女生很流畅地写下自己的答案——“孔明”,教师却给了一个大红叉,因为标准答案是“诸葛亮”。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标准化的考试,已经达到无视科学与规律的程度。

  文章认为,可以说,怕的是标准答案带给思想和思维方式的桎梏,以及对创新能力的破坏。由此不得不说,神考题请来得更猛些吧。(刘义杰,山东)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