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华侨报:从动漫和吉祥物看日本人心理

2015年08月05日 15: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

  中新网8月5日电 近年来,日本动漫文化席卷全球,动漫已经成为日本的一张名片;此外,以“萌熊”为代表的日本吉祥物也不断吸引世界的目光。对此,日本新华侨报4日刊文表示,动漫和吉祥物中的“萌物”表现出来的可爱元素,是日本文化吸引全球受众的一大利器。从动漫和吉祥物文化的泛滥,能管窥日本人的部分心理特征。

  首先,动漫和吉祥物表现出日本人心理的“幼儿化”倾向。这种倾向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增长停滞之后,很多年轻人甚至不少成人不上进、不学习、不思考、无责任感,他们不愿长大,不愿面对社会,不愿与人交流,不愿投身工作,不愿承担责任。

  这些人成年后,开始竞相追逐可爱的事物,美少女、吉祥物、动漫中大量也出现少男、少女元素,这种倾向与“宅文化”等发生化学反应,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不可收拾。一些出版物对这种现象有所体现,如小说家清水义范的《大人的消失》、大前研一的《低智商社会》等,犀利地指出日本社会的“幼儿化”倾向。

  其次,动漫和吉祥物体现了日本人拟人化的喜好。日本人喜欢把身边的事物拟人化,钱币、食物、动物、植物都成为拟人化的对象。2006年,日本出现《拟人化白皮书》,据其介绍,日本的拟人化早在奈良时代就很兴盛,那时的日本人就把神灵、自然进行拟人。在日本人的心中,世间万物都是神灵,吃饭前表示对食物的感激、吃鲸鱼的同时为鲸鱼修建神社,都是拟人化的表现。

  分析指,当前日本人的拟人化更为简单、直接,人们把城市、会馆、硬币、交通工具等身边常见的事物进行拟人化,增强趣味性和亲近感。其中,动物拟人化十分常见,如日本各地频繁出现的动物市长、动物站长,尤其是前一段时间刚刚去世的小玉站长,都是动物拟人化的具体应用,通常都实现了很好的推广和营销效果,有的还带来巨大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再次,动漫和吉祥物的兴盛,源于日本人在巨大的现实压力下,对一个“想象的放松空间”的需求。众所周知,日本社会竞争激烈,职场规矩繁杂,人们处处小心翼翼,压力巨大。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日本人才出现菊与刀的两面性。他们有时温柔体贴,有时残暴极端;有时彬彬有礼,有时喧嚣无度。

  人们在巨大的现实压力下,特别需要一个想象出来的放松空间。一个公司员工,白天被上司责备,垂头丧气,回家后更愿意把身边的事物(如被子、枕头、家具)想象成美少女,给他带来慰藉。这种“想象的美好”让日本人有更强的想象力,这种妄想、“意淫”也催生出吉祥物、动漫等多种产业。

  该文指出,上述动漫、萌物等各类二次元文化的表现,早已不是日本的“特产”,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人们的行为和审美产生深刻影响。上述“幼儿化”、“拟人化”、“想象的放松空间”等心理特征,也随着二次元文化开始在日本以外的国家扎根。

  曾经,日本通过家电、汽车等高科技制造业让自己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而今,动漫和吉祥物所体现的日本文化和日本人的心理,正在全世界蔓延,并将在21世纪的历史上留下痕迹。(赵新利)

【编辑:吴合琴】

>海外华文报摘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