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武汉:“中心城”谋划“中部金三角”

2012年04月09日 08:28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参与互动(0)

  武深高铁联线运营,天河机场国际航线扩容,上海通用强势签约入驻,长江中部城市集群携手共建……连日来,中部重镇武汉热点频现,向复兴之路加速迈进。

  “九省通衢”给力大武汉

  地处长江和汉水交汇点上的武汉,素有“九省通衢”的美誉。据史料记载,自武汉循长江、汉水及洞庭湖等,可西入巴蜀,东达吴越,北上豫陕,南抵湘桂。

  1906年4月,张之洞在武汉动建的(北)京汉(口)铁路建成通车后,置身中国水陆两大交通动脉交叉点上的武汉,其舟楫之利、列车之便,更是相得益彰。

  如今,随着水、铁、公、空建设的突飞猛进,大武汉的交通优势已今非昔比。

  以武广高铁、合武高铁等开通为标志,大武汉率先进入了高铁时代,初步形成了西进川渝、东抵宁沪、北接京石、南连广深的高速铁路网。

  8条高速公路出口,两大高速公路一线,已使武汉的出入境交通变得前所未有的通畅。

  2009年武汉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后,湖北和武汉提出了再造“九州通衢”交通新优势的理念。

  武汉市交委主任彭俊介绍说,未来5年,武汉在交通枢纽城市建设上还将投资3390亿元。

  他说,投资逾千亿元的武汉新港正在建成长江中部航运中心;即将兴建的22条铁路,将构建全国路网主要枢纽和客运中心;年吞吐能力达3800万人次的天河机场第三航站楼建成后,武汉将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全国第4个航空枢纽。

  著名区域经济专家伍新木教授说,随着以武汉为中心,辐射国内东西南北的“3小时经济生活圈”的形成,地处中国经济版图中心的武汉,“天元”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承东启西”加速产业转移

  在改革开放初期,东部沿海地区开放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相继实施,而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地区却长期面临着“不东不西”尴尬。

  随着近年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兴起,在全国乃至世界经济重心,开始向中国内陆特别是中西部渐次转移之际,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武汉则担当起了桥头堡重任。

  2011年,武汉及周边地区签署的项目总投资突破了8000亿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超过2000亿元,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达到40亿美元。

  “这相当前几年招商引资的总和。”湖北省商务厅厅长周先旺说,今年前两个月,这一地区新批外商直接投资项目资金5.9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倍。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去年初,湖北省明确提出抓住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武汉要建“全国发展软环境最优的城市”,建成中部地区重要战略“支点”的“支点”。

  2011年4月,武汉市全面掀起“治庸问责”风暴,铁腕整肃吏治,强力改善投软资环境;7月,武汉全面推行“城管革命”,城市管理一改过去由部门一家独管为各级政府和各行业全管,创新解决发展硬环境中的问题……

  共筑中部金三角

  “十里帆樯依市立,两岸灯火彻夜明。”拥有3500年历史的武汉,自古就商贾云集,到明末清初,已跻身全国四大名镇之列,保持了近百年的繁荣。

  但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各地经济的异军突起,武汉的优势遭遇全面削弱,其经济集聚水平和辐射能力也随之塌陷。

  “敢为人先,追求卓越,复兴大武汉。”2011年,在城市经济连续15年的高速增长之后,武汉提出了重塑大武汉雄心。

  3000亿元、4000亿元、5000亿元……武汉经济总量一年上一个台阶,先后超越宁波、成都、南京等副省级城市,目前已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五位。武汉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跑线上,重振武汉雄风正当其时。

  武汉城市圈获批“两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发展试验区之后,2009年,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继北京中关村之后的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随着多项国家战略的叠加效应,武汉在国家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凸显。2011年,湖北武汉提出了构建“国家中心城市”,构筑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目前,鄂湘赣已达成共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圈和环鄱阳湖城市圈等3个国家级改革发展试验区联手打造长江中部城市集群,共筑中部金三角。

  著名经济学家邹恒甫说:“中部地区好比中国的脊梁,经济崛起不仅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国家战略,更是这一东方巨龙能否真正腾飞的关键所在。”

  “找准坐标以后,我们对武汉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武汉市长唐良智说。记者熊金超

【编辑:胡可璐】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