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引“刚需水”入“保障渠”:还需给力

2012年04月28日 17:11 来源:金融时报 参与互动(0)

  进入3月份以来,楼市成交“小阳春”着实吸引人眼球。刚需释放引无数开发商“竞折腰”——打折、优惠,团购价,降价幅度的“实在”也进一步点燃刚需购房者的购房热情。仅以北京为例,北京住建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北京新建住宅网签套数为18072套,3月份成交套数达8085套,占比近45%。“小阳春”成绩单的出现,也令各大开发商“摩拳擦掌”期待“红五月”的到来。伴随这种热度的同时,一个问题随之产生,能够满足刚性居住需求的保障房渠道哪去了?为何众多刚需依然通过商品房市场解决自身的居住需要呢?

  保障渠道不给力,刚需不买账。仅以公租房为例,有媒体报道,上海首批两个市筹公租房项目入市之后申请数量不如预期,累计有房源5100套。目前,首期申请已经结束,项目总申请率仅为4成。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武汉,武汉首批913套公租房中,317户家庭递交了租赁申请,并全部被审核通过。但在租金和补贴标准出台后,其中又有107户主动放弃了资格。一边是火热的房屋买卖、租赁市场,一边是受到冷落的公租房市场,之所以形成“一冷一热”局面、或许应从公租房这一方面找原因。

  上海搜房网最新调查显示:上海首批公租房开始供应,接受调查的网友中,逾4成(41.18%)的受访者表示不会申请公租房,55.88%的受访者不申请公租房是因为租金太贵,还不如合租。对此,上海市房管局副巡视员李东说,公租房制度还处在探索阶段,首批两个项目是“试金石”,从中能看出制度需要完善之处。

  作为我国保障房体系中新加入的成员,公租房对于很多地方政府来说是一个新鲜事物、创新品种,对新鲜事物在判断上出现过失,大多数时候都会被宽容对待。但考虑到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目的,是为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这样的“过失”行为,这样的“试金石”想法就不应出现。此外,如考虑到地方政府在保障房建设上的巨大投入,以及因此产生的财政压力,这样的闲置、浪费无疑更令人心痛。

  更为重要的是,包括公租房在内的保障房建设是房地产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今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起到“稳定器”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房地产市场的过度波动。如今过高的房价已将很多人挤出房地产市场,他们期望通过保障房渠道解决问题。不过,在渠道原有狭窄问题未得到解决的同时,还出现不合理的设计执行问题,如房租过高、配套设施不完善,这会将他们继续推回原来市场,并继续等待通过这个看似唯一的途径解决他们的问题。这便可以解释即便是在调控期内,为何房价出现略微下降就刺激了房屋成交量上的大幅回升。普通购房者,特别是为数众多的刚需购房者的不信任、不满足都会影响调控效果。由此来看,地方政府应尽快行动,吸引符合资格的民众入住公租房。

  据悉,2011年我国开工建设227万套公租房,按照一年的建设周期来计算,今年公租房将迎来上市高峰。但从目前已推出公租房项目的城市来看,多数城市的公租房租金基本按照市场租金来定价,并不低廉,如以中低收入家庭的“市场”支付能力为标准来设定租金,那么公租房则与“公租”之名不符,也失去了“保障”的意义。公租房在租金价格上应凸显“保障”的同时,在保障对象上,也不要过分强调面向低收入群体。公租房所保障的范围要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形成“错层”,尽量满足中等收入群体“夹心层”的需求。

  227万套公租房,227万户住房困难家庭,这不仅仅是一个巨大的数字。引“刚需水”入“保障渠”,将令“刚需水”不再“泛滥”;也令房地产商、投资客无浪可掀;还将体现“保障渠”的真正内涵和实际效果。杨洋

【编辑:胡可璐】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