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公积金的事就该打开天窗说亮话

2012年10月09日 09:28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8日,济南公积金贷款新政正式实施。此前,该新政一度引起质疑和争议。(本报今日A05版)

  济南公积金新政的冲击力在于,单人缴存公积金的家庭最高贷款额度由50万元降为25万元,贷款额度取消按月缴存额及缴存比例测算的办法,仅保留“账户余额×15”的算法。虽然使用公积金购买首套90平方米以下普通自住住房,首付款比例由三成降至二成,但是专业人士分析,这一优惠只有在房价很低时才能体现出来,而目前济南房价并未见明显下降。加之新政推出之后,缓冲期只有区区几天,部分购房者尤其是那些公积金账户余额较少的年轻购房者因此感到不解,自己购买的是首套房,又是小户型,咋就得不到新政的照顾?于是,舆论对这个政策的初衷也有了各种揣测。

  新政实施首日,济南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的一番解释算是打开了“天窗”。其实,看似“有松有紧”的新政主要就是为了收紧贷款的口子。目前济南公积金的贷款使用率接近90%,已经超出各大城市的普遍水准。根据住建部规定,在贷款使用率达到80%以上时,公积金政策应当适度调整,以防范风险。量入为出,保证收支平衡,公积金管理遵循这个原则无可非议,其他城市也有过类似手段。只要管理部门及时把相关信息公之于众,让购房者了解政策变动的背景,就会逐渐得到群众的理解,反之,遮掩和回避只会加深误解。

  住房公积金事关民生保障,在使用环节不仅要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政策的优惠,还要尽可能地照顾到最急需的人。当贷款风险加大时,无论政策调整力度有多大,都应先保障“好钢用到刀刃上”,把刚需人群的需求想在最前面。资金可以暂时吃紧,但是信息万万不能迟到。(评论员 沙元森)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