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利润仅限10% 西安楼市“限利令”引发争议

2012年10月30日 17:12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在楼市调控步入关键期之际,陕西省有关部门最近出台的一项政策在全国引发争议,这项政策要求陕西省房价合理利润率控制在10%而被称之为“限利令”。对于这项“新政”,赞扬者有之,认为其不具可操作性者也大有人在。

  “限利令”引发关注

  近日,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和省物价局联合出台通知,其中要求将房价合理利润率控制在10%左右的内容引发热议。

  通知指出,陕西省各城市要划定区域并在媒体上公布各区域住房销售价格区间。按照土地成本、开发成本等项目,确定合理利润率并控制在10%,同时在广泛征求开发建设单位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各区域住房销售价格区间,引导商品住房价格满足自住型和改善型住房需求。

  一些业内人士并不看好这项“新政”,认为不具有可操作性。陕西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人认为,地方政府支持国家对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政策和对基层民众买房难的体恤,其初衷是好的。但一些具体措施值得探讨和完善,首先是10%的利润率是否科学值得商榷,其次有没有一个科学的监控体系能确保开发商真正公布成本,操作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

  主管部门回应:重在引导

  针对社会舆论对陕西省“限利令”的关注与争议,陕西省住建厅房地产市场监管处处长张继刚表示,出台这一政策主要出于三个考虑:规范开发商的定价行为,各城市分区域确定商品房价格区间后,开发商须结合项目的品质、地段等合理确定房价并向价格主管部门备案,从而减少了定价的随意性和主观性;促进房价进一步透明,让老百姓了解所在区域房价的大致范围;在近期房地产市场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公布各地分区域房价区间,让一些刚需购房者了解本地房价的大致合理价格,促使他们作出购房决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带动房地产市场的销售。

  张继刚介绍,这一房产新政正处于前期启动阶段,下一步将在陕西省部分城市选定特定区域进行试点。

  对于外界质疑的10%利润空间问题,张继刚表示,这个利润空间是陕西省建设部门经过充分的前期调查后得出的结果,是比较合理的。

  记者了解到,2011年底陕西省建设部门在全省各设区市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典型房地产项目成本利润率调查,共抽取了全省21个房地产项目进行了成本核算,结果显示其销售利润率均在10%左右。

  “做事总比光说好。”张继刚说。陕西省此次推出的新政策是在全国房地产宏观调控大背景下地方调控措施的一次尝试,目的在于通过规范价格引导房地产市场走向理性和成熟,而非如外界理解的是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和管制。

  专家:房产调控应综合利用多种手段

  对于此次推出的新政,当地一些开发商认为将对部分区域的房地产项目利润造成影响,将迫使部分开发商压缩成本以确保利润,可能影响到部分项目的质量和品质。

  西安一家全国大品牌开发商负责人认为,陕西省出台的“限利令”对部分区域的房地产项目利润可能会有所影响,如西安市的曲江区域商品房房价高,品质也好,这一区域的销售利润率平均在20%以上。如果政府将利润率控制在10%以内,会极大影响该区域的房地产开发热度。开发商之所以在这个区域高投入,就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回报。这位负责人认为,如果项目的整体利润率被人为限制,不排除有开发商可能通过在其他环节减少成本来加以应对。

  一些开发商对陕西省的“限利令”如何执行也表示疑虑,对此张继刚表示,这项新政策在下一步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难点,例如在测算成本时如何合理确定样本项目的问题,这关系到房价区间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而最重要的问题则是如何合理确定一个区域的房价区间,因为一个区域内存在不同品质和定位的项目,如何让有关部门确定的房价区间能够体现区域的真实房价水平,需要在实践中逐步摸索。

  西安交通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杨东朗认为,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存在市场、法律和行政三种手段,陕西省此次推出的“新政”严格意义上来讲属于一种法律手段,是地方政府履行法律规定的调控房地产市场职责的一种手段,也是对老百姓负责的表现。而要真正推动房地产市场调控走得更远,需要综合运用市场、法律和行政三种手段,才能确保房地产行业规范健康发展。(记者石志勇)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