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公务员房"传闻搅动楼市

2013年01月28日 10:23 来源:济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公职人员卖房特点:

  往往不直接出面

  一人可能同时挂多套房源

  成交时会要求全额现金付款

  近期,多地冒出“公务员抛售房产”等消息。记者采访了解到,此类传闻疑似炒作。相关部门也予以否认。不过,在房价上升压力加大、“房多多”接连出现、官员财产公开呼声强烈等多重背景下,“公务员房”的流行,无疑触动了多条敏感神经。

  “公务员房”应是传闻和炒作

  “公务员出现抛房潮”“大量政府优质房源入市”……近期,不少地区的楼市似乎出现了一类住房新品种:公务员房。甚至有人还公布了部分地区已累计“抛售”的公务员房套数。

  是真是假?“很难从二手房交易环节掌握房主的身份、职业等私密信息,‘公务员房’应该是一种传闻和炒作。”上海多家二手房中介主要负责人告诉记者。

  一房产中介负责人说:“卖家有房挂牌,只要打个电话,我们就会派人上门验视;对其中有可能在近期成交的住房,我们会进一步到住房交易中心查询屋主姓名、房屋有无贷款抵押等信息。随后,在交付定金、签约购房这两个环节,我们会要求提供并复印屋主的身份证。在这些程序中,屋主职业、身份等信息我们无从、也没有必要去了解。而且,在一些二手房交易中,屋主根本不用出面,而是委托他人办理。”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考虑到公职人员身份特殊、房产信息敏感,其卖房行为会有不同特点:一是往往不直接出面,委托他人出面处理;二是一人可能同时挂多套房源,或集中在同一家中介,或分散于多家中介;三是成交时会要求全额现金付款,以免通过银行走账留下痕迹。记者在上海从多家二手房中介获悉,近期没有出现上述交易情况增多的情形。

  上海市纠风办官方微博称,近期网上反映中央纪委通报上海公务员抛售房产的信息,上海纪委没有接到过中央纪委的通报。经向中央纪委了解,他们没有发布过这一通报,“上海官员已抛售豪华住宅4755套”信息不实。

  意在促使购房者加快出手

  “这其实是吸引顾客、推介房源的一种手法。”多名房产中介业务员向记者谈起“公务员房”炒作时,如是回答。

  有业务员告诉记者,“公务员房低价抛售”“房主着急套现”等说法,是很能打动二手房买家的。“公务员房”和“笋盘”(指屋主不惜大幅降价、着急出售的房源)等说法一样,都是对挂牌房源的一种包装。

  “公务员房”炒作背后,楼市正经历微妙异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去年1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上涨城市数量增多、涨幅扩大。去年下半年以来,一线城市房价止跌反弹明显,严重影响市场预期。“由于严格的限购限贷政策仍将延续,今年房地产不会有很大波动;但各地房价上涨压力都在加大,短期内仍存在小幅上涨可能。”房地产专家、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姚玲珍说。

  从货币政策看,业内人士预计今年货币政策的实际执行可能会稳中偏松。从供应看,不少地方房源库存尚处高位,但住房新开工面积、施工面积等有所下降;从需求看,观望已久的刚性需求和部分改善性需求入市愿望强烈。种种因素之下,房地产市场面临不小的反弹压力。“在这种预期之下,公务员抛售房产之类的传闻会促使一部分购房者加快出手。”上海中原地产一业务员告诉记者。

  住房信息联网需制度设计

  “‘公务员房’之所以引发关注,是因为它触及了公众十分关心的官员财产和‘住房腐败’问题。”中国社会学学会副会长卢汉龙说。而从近期各地不断曝光的拥有十几套乃至几十套的“房叔”“房婶”“房妹”等情形看,公众担忧实为现实。公职人员中有多少“房多多”?市场交易端无从掌握,个人住房信息联网这一技术端是否可行?

  住建部曾于去年介绍,将于去年6月底前实现40个重点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住建部的联网。此外,“各省区市及其他城市也在加快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争取2013年实现全市、全省联网”。目前,住房信息联网的范围有多大、联网联到什么程度,公众尚不知。

  有地方房管部门人士告诉记者,相对来说,住房交易规模、房价变动等市场客体信息的联网推进较快,已能逐步实现跨地区实时查询;但涉及购房者个人姓名、职业、身份、地址等具体主体信息的联网工作,因涉及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等重要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各地“建网”工作也进度不一。

  专家指出,一旦要推进个人住房信息深度联网,就需要事先进行完备的制度设计,制定明确的法律依据;但官员的财产公开,应该进一步加快进行探索。

  (据新华社上海1月27日电 记者 叶锋)

【编辑:陈璞】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