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城镇化并非圈地扩张盖楼 应突破“千镇一面”

2013年01月30日 16:00 来源:青海日报 参与互动(0)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五年来,我省实施“四区两带一线”发展战略,启动东部城市群和海西城乡一体化建设,培育发展县域经济,城镇化率提高了7.4个百分点,达到47.4%,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是我省迈向全面小康的必由之路,是落实“两新”目标和“三区”战略的必然要求。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如何充分发挥城镇化在“四化”同步发展的带动作用?怎样探索多元多样的城镇化实现形式,奋力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点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一问:如何突出个性?

  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圈地扩张盖楼”,每个城镇都应有自己的个性和独特魅力。

  新型城镇化要突破“千镇一面”,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

  西宁市立足“西宁新区”建设,把县城和中心镇作为区域发展的龙头和关节点,强化中心带动作用,按照市区的标准规划建设县城,按照县城的标准规划建设小城镇。省人大代表、西宁市市长王予波说。

  以新型工业、特色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乐都,东部交通枢纽、新型农业示范基地、现代空港城市平安,具有地域民族特色、高原生态文化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名城互助……东部城市群建设如火如荼,省政协委员、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匡湧说。

  依托丰富的风电资源和旅游资源,将冷湖打造成为我省重要的风电基地和旅游基地,完成从单纯开采石油天然气和盐湖化工等资源到风电资源、旅游资源型城镇的转型。省人大代表、冷湖工委书记朱元波告诉记者。

  贵德县着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文化旅游名城、“低碳生态城”、“高原不夜城”;海晏县打造沙岛、金银滩、原子城、西海温泉等特色旅游品牌……一座座个性鲜明的新型城镇正在全省各地涌现。

  二问:如何提升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

  新型城镇化不仅仅是表面的“光鲜”,还要有各项配套设施的全面跟进;不仅仅是硬件的完善,还要有软件的提升。

  专家指出,要从我省城镇长远发展着眼,坚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不断提高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优化道路交通网络、公交换乘体系、医疗服务设施空间布局和功能配置,加快提升城镇承载服务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一批市政道路、桥梁、供水排水、供气供热、污水处理、园林绿化和信息化等公共服务项目,提升人口集聚区承载能力。

  王予波代表说,不仅仅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要完成“智慧西宁”的总体规划,我们还要推进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加快城市光纤宽带网建设。

  新型城镇还需要改革城镇人口社会管理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居住地登记体制,让外来常住人口在医疗、教育、养老、失业救济等方面与城市人口享受平等的权利,赋予外来落户人口以完全的“市民权”。

  人大代表、乌兰县县长钱国庆告诉记者,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了城镇化进程,改革实施后,海西为进城牧民办理了居民户口,在保持他们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变的基础上,让他们享受到安居房、保障房、医疗、教育等居民待遇。

  三问:如何强化主动力?

  新型城镇化不能一建了之、让农牧民一进了之,必须要有城镇自我发展的主动力。

  这个主动力就是产业支撑。因为,城镇化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为前提,也就是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只有发展壮大产业,特别是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才能增强城镇吸纳就业,集聚人口的能力。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海东工业园区等三个园区的发展,极大推动了全省城镇化进程。人大代表、省经委主任吴海昆说。

  不仅是园区,现代农牧业也成为推进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力量。农牧业发展吸纳了农牧民就地转产就业、增加收入,加快了农牧区土地流转,协调推进了农牧区小城镇建设。人大代表、贵德县县长安木拉说。

  人大代表、互助土族自治县县长李青川说,特色旅游业也成为我省推进小城镇发展的重要突破口。互助县在着重打造地域民族特色、高原生态文化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名城的同时,县城周边农村的生活方式也被改变,一大批农民到县城就业,在生活问题得到解决的同时,农民整体素质得以提高。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3年,我省要发展一批县域产业集中区,重点培育1000家中小微企业,力争全省城镇化水平提高1.5个百分点。

  无疑,这些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将为我省城镇化的飞跃插上翅膀。

  记者 苑玉虹

【编辑:张玉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