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活化”历史建筑 唤醒昨日城事(图)

2013年08月29日 11:04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逵园首层目前用于当代艺术展览。

  上图:改造后的逵园,本次民间圆桌会就在这里举行。下图:旧日逵园。

  逵园一角。

  本报版面图,分别为征集到的历史建筑1号线索、3号线索。

  本报版面图,分别为征集到的历史建筑1号线索、3号线索。

  专家建议:对历史建筑不仅要做好保护还要充分利用 使其重新焕发生机

  老房子承载着一座城市的记忆,塑造了一座城市的个性。对于所谓的历史建筑,西方更多用的是“遗产”和“传承”二字,在他们看来,不仅要保留保护好老建筑,还要善用老建筑,让它们重新焕发生机,这也是我们本次民间圆桌会讨论的焦点之一。虽然在政府层面,能够给予历史建筑活化的支持还非常有限,但在本次民间圆桌会上,民间人士已经展开思考。

  本版文字/记者杜娟、莫冠婷、林亦旻、廖靖文

  本版图片/记者邵权达

  名词释义:

  历史建筑

  根据正在征求意见的《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历史建筑意即:建成50年以上并具有地方历史价值、有科学研究价值、历史事件、载体代表性、标志性价值、名人纪念价值等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

  现状

  历史建筑有几多

  首批名录超三百

  广州在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广州历史城区内的历史文物遗存分布主要集中在荔湾区、越秀区(包括旧越秀和旧东山),呈东西格局分布。秦至宋以后的文物和历史建筑集中在越秀区,晚明以后的文物和历史建筑多分布在荔湾区,到清末民国时期则往东分布在旧东山一带,海珠区的古旧建筑则较多出现在近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如何处理包含大量历史建筑的旧城,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其时,关注的重点是“危旧房改造”,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对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视程度不高。由于种种原因,对广州旧城区的天际线以及城市肌理造成不少破坏,许多新建的商品房小区与周边社区及环境缺少良性互动,与旧城日渐疏离。

  古村落分布大量历史建筑

  2000年,广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了历史城区内的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然而,据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广州大学建筑系教授汤国华多年来的跟踪观察,13年后的今天,目前保护较好的有7个保护区,包括沙面、耀华大街、荔湾湖、人民南、昌华大街、东皋大道、农林上路;面临破坏的区域有新河浦、上下九-第十甫、逢源大街、华侨新村、传统中轴线、 珠江广州河段6个保护区;已经遭受破坏的有大小马站-流水井、北京路、南华西街3个保护区。

  民博专家崔志民提出,近30年的城市建设,广州市中心的历史建筑大规模消亡,除了重视市中心现存历史建筑保护外,也应该重视散落在广州城乡结合部和城郊的众多历史建筑,譬如在从化、花都、番禺等区域,也有很多优秀的古建筑和历史建筑。毗邻白云区的从化太平钱岗村、钟楼村就有大量的优秀建筑。

  本报推荐的31条线索

  有望纳入历史建筑名单

  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年底才能面世。负责历史建筑普查工作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张智敏博士表示,历史建筑认定的门槛一定要比文物低,数量也要比文物多很多,“实际上,原来第一批历史建筑的普查工作已经完成,但只有几十宗,门槛还是太高了。所以又在重新增补,预计年底出台。”

  张智敏还透露,第一批认定的历史建筑时间跨度非常大,“从清末到上世纪80年代,有民居、祠堂、庙宇、民国洋房,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岭南派建筑,包括文化公园等。”他表示,历史建筑名录会分几批逐步公布,最终数量会比文物多很多。记者了解到,广州文物的数量有300多个。张智敏还表示,历史建筑名录也是不断增补的,“我个人认为,应该每年都会有变化”。

  在本次圆桌会上,市规划局副局长叶浩军表示,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录的推荐线索超过300个,本报自7月以来推荐的48条线索中有31条被纳入其中。而市政府副秘书长陈绍康表示,广州将从9月开始用一年时间进行第五次文物普查工作,包括了可移动文物、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古村落、古树名木5个方面。

  古城区不能大拆大建

  除历史建筑,老房子在专业划分上还有一种叫做“传统风貌建筑”,其地位稍次于历史建筑,但数量更广。传统风貌建筑除骑楼街、新河浦、华侨新村、昌华大街等比较集中并形成规模外,大多数都是零星或小规模分布。

  汤国华指出,传统风貌建筑多数日久失修,成为危房;而近十年的两次大规模穿衣戴帽对传统风貌破坏较大;传统风貌建筑相当数量已在开发商的拆除范围内,难逃被拆除的命运。

  汤国华教授强调,对于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应保能保尽保”是原则,前提是应全面摸清今天的家底,按照国家标准划定保护区。“古城区再不能大拆大建,能达到国家标准的区域(面)要死保。其他不达标的区域就保街巷(线),在已批未建区域就保质量好可活化的单体(点)。”

  活化

  既要延年益寿

  更要管理利用

  历史建筑要进行活化,是圆桌会上专家和学者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广东著名考古学家、广州博物馆名誉馆长麦英豪说:“保护、利用、管理不仅是文物适用,历史建筑也同样适用。保护是手段,尽量给它延年益寿。不过如果光保护,只是空壳没有作用。”

  市规划局副局长叶浩军也表示,挖掘与认定历史建筑并不是主要目的,让历史建筑重新焕发光彩才是根本,“作为历史建筑保护的主管部门,规划局希望能就历史建筑的活化听到更多真知灼见。”

  而在实际操作中,真正能很好活化的历史建筑并不多。

  建议一:给予资金和材料支持

  在即将进行西关广场改造中,将涉及千年古村泮塘村的改造,46%的老房子将保留或局部保留。规划希望通过政府主导、鼓励村民自行改造、甚至将房子用作商业用途进而盈利。

  实际情况是否尽如人意呢?泮塘五约外街19号民居属于推荐的历史建筑,业主李先生说,他愿意自己改造房子,但是要改造到十分好有一定难度,毕竟要量“钱”而为。泮塘五约五巷13号民居属于建议保留的传统风貌建筑,房主暨先生夫妇更倾向于开发商改造拆迁,毕竟房子老旧又不允许重建,熟悉了几十年的街坊们要搬走,独留自家也没意思。汤国华表示,对于老房子的活化,政府应该加大指引并适当给予资金和材料的支持。

  如何扶持?广州的法律法规目前也是空白,只有正在征求意见的《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中规定:市、区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国有历史建筑修缮、维修、改善,对非国有历史建筑修缮、维修、改善的补助。但这笔资金有多少?如何申领?规划部门表示,还没有明确。

  建议二:分清产权、允许产权转移

  对于不少老房子出现的衰败,华南理工大学规划系主任王世福说,“大量的老房子产权属于私人业主,但多用于出租,我调查过,在荔湾区有的做了仓库,业主收的租金比租客赚到的钱要多,但不会用于房屋的维修,所以不断衰败。”

  为此,保利地产副总经理、建筑学博士余英建议应该推行产权转移制度,允许这些建筑的产权流通,让一些对老房子的文化价值有兴趣的企业可以把房子买过来做成会所,真正活化、利用老房子。

  建议三:转移容积率保护老街区

  不少老城区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败,如何平衡城市发展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系呢?汤国华指出,在保护广州历史文化遗产方面,政府和开发商都要明确一个理念:在历史城区内搞开发必然会遇到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风险,“当发现新的历史文化遗产需要保护时,政府和开发商要共同承担因保护而产生的损失,不能动辄政府全部买单,给开发商巨额赔偿。”

  此外,汤国华还认为,名城保护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旧城改造是一两代人的事情,到底应该“改造”还是“改善”,政府和市民一定要明确。拆旧建新,拆什么?拆多少?建什么?建多少?建多高?要有科学规划。

  王世福举了南华西改造的例子,在二期项目中,采用了和南华西历史保护与草芳围高效开发“捆绑”的模式,把南华西的容积率转移到草芳围,高强度拆迁建设草芳围,获得经济利益,再“反哺”南华西历史街区。这种“捆绑”模式,把南华西改造一期的很多问题都解决了,包括潘家大院的保护。“我估算过,如果有一个比较好的位置的土地,1公顷高效开发大约能保护2.5~3公顷的历史街区,相当于把拆迁压力置换出来,还能产生一些资金去维修(旧城的)基础设施,从而让整个街区都‘活’起来。现在需要形成一整套的旧城改造的综合置换制度。”

  建议四:文化保育从孩子抓起

  在圆桌会上,越秀区知名网站“古粤秀色”创办人、五羊小学老师杨华辉,经常带孩子行走广州历史建筑的骆妈妈,以及90后的“小街大巷广州仔”都共同谈到:“教育是最直接和成本最低的方法。”

  杨华辉谈道:“保护历史建筑关键是人,‘人’的保育意识的培育,但这个重要的因素却被放到一个非常边缘位置。”他希望政府能够更加重视“人育”。

  样本

  近百年逵园

  变身艺术馆

  位于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9号的逵园艺术馆,与中共三大旧址毗邻,是一座3层高的红砖结构建筑。整栋建筑室内面积约为660平方米,加上停车场,占地面积有近千平方米,于1993年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入口2层与3层间正中央的山花顶上刻有“1922”,诉说着逵园经历的91个春秋。

  踏过略显斑驳的花阶砖,逵园的首层有1个大厅和4个房间,目前用作当代艺术展览使用。靠近入口处的壁炉和通往2、3层的楼梯均保留了原貌,更增添了艺术的元素。80后黄轶群是而今逵园的艺术总监,他介绍说,从2012年元旦开业至今,逵园平均每个展期(30至40天)有7000~10000人次进场与当代艺术邂逅。

  2层是咖啡馆,流淌着动听的音乐,不时有街坊来此度过午后时光。该层有近十个小型包间,根据不同主题配以不同装饰,但从拱形和菱形相间的白色铁艺窗花、走廊天台处略有破损的白色露台,乃至墙外绿色的铁制排水管道,“都是有意保留了他们原来的样子。”

  活化案例:宁可无厕 不舍墙破

  如何使这栋空荡荡的房子恢复生机,成了又一道难题。由于逵园属于文物,在内部装修上有着诸多严格的规定,而本着让老建筑重现生机这一初衷,黄轶群等4人在装修上非常谨慎,不想破坏这栋老建筑。广州大学建筑系汤国华教授应邀参与了逵园的修复工作。汤国华的一席话令黄轶群至今印象深刻:“修旧如旧固然重要,但结合现代人的生活加以利用,亦同样重要。”4人力求保持建筑原貌。“我们与现居美国的房主沟通时,他表示很希望这座文物能够得以保存并焕发生机,而这与我们的理念不谋而合。”

  逵园原有上万块外国花阶砖,有数十块破损,他们特意联系佛山工厂进行订制,重新铺上。而为了让艺术馆装上空调,他们更是耗费苦心:几百平方米的艺术馆装上中央空调一劳永逸,但经过评估,发现这会大大破坏建筑的结构。最后方案是装上10余部分体空调,并遵循着“能走窗尽量走窗,万不得已才钻墙”的原则。

  3楼的洗手间安装也是一个难题。逵园3楼并无洗手间,而如果要重新安装则必须破墙,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建筑的内部结构,几经权衡,他们最终决定放弃在三楼安装洗手间。此外,2楼咖啡厅经营坚持不用明火,以免油烟对老房子造成破坏。

  历时大半年,耗资过百万元,2012年元旦,逵园以全新的面貌开放。黄轶群坦言,开业至今比预期的境况好,每月月租10万元,而用于维修地板和粉刷墙面的费用也达数千元,售卖艺术品和咖啡厅经营成为逵园的主要收入来源,基本能保持收支平衡。

  他山之石

  香港:活化最高补助500万

  产权不同,具体保护办法也不同。香港2008年出台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是给政府产权历史建筑开出的“活化药方”。政府邀请非营利机构提交申请,以社会企业的模式“活化”历史建筑。被选中的非营利机构将获得政府一站式咨询服务,政府甚至会提供上限为500万港元的一次性拨款。政府提供拨款的先决条件是,社会企业预计可在开业初期后自负盈亏。

  对于私人产权文物建筑,特别行政区政府则为其量身订制了“维修资助计划”。资助额会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资料来厘定,现每宗资助额上限为100万港元。

  澳门:政府垫资 当铺变会馆

  澳门骑楼众多,骑楼的保护和更新上,“德成按”是个很成功的例子。“德成按”是民国六年(1917年)开设的一间当铺,一直维持到1993年结业,此后一直空置。2000年左右,经过多轮沟通,最终由政府出资140万澳门币,对德成按进行加固、维修,保留了当铺原来的内部结构,并将之改造成文化会馆。

  据悉,政府拿出的这100多万,实际上是作为文化会馆5年的租金,当然是低于市价的。而整修后的德成按,只有1/6的面积做了展示馆,业主还有很多面积可以出租,是一个双赢案例。

  专家:“新陈代谢”保护旧城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其生认为,城市的扩展通常有两种模式:一种是破旧城、建新城;一种是在旧城外建新城,旧城以“新陈代谢”方式发展。他提到,目前世界上保留较好的历史名城,多数是按后一种发展模式而保存下来,比如如法国巴黎、英国伦敦、意大利罗马和威尼斯。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的城市改造以开发商为主导的大规模改造计划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英国现在走的是中心城市与卫星城市发展模式,目的是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避免出现中心城市功能过于集中和庞大,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弊端。因为如果大规模地开发旧城,会带来“建设性破坏”。

【编辑:张玉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