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李嘉诚抛售内地物业被指看空内地楼市 长实否认

2013年09月07日 10:3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关于内地楼市走向的争论由来已久,有看多的自然就有看空的。鲁力 摄

  近日,就在多地争相出现地王的时候,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公司开始连续出售内地物业。消息一出,立刻让人联想到巴菲特“所有人看多的时候看空,市场最悲观的时候看多”的投资理念,引起外界高度关注。“长和系”的最新动作,被解读为李嘉诚看空内地楼市,要借此撤出在内地的投资,转战欧洲。

  消息在业界引起轩然大波,李嘉诚旗下公司长江实业的董事郭子威被迫面对媒体,在北京对猜测进行了回应,公开否认退出内地楼市,表示国内外的投资机会同样都在关注,只是目前到欧洲投资的机会更多。

  “长和系”连续抛售香港与内地资产

  根据多方媒体的报道,最近一个多月,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及和记黄埔相继宣告,将抛售百佳超市、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OFC写字楼、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和停车场等香港与内地资产。

  根据市场的估算,百佳的估值约折合155亿港元,上海陆家嘴东方汇经中心OFC写字楼的叫价为60亿元人民币;而西城都荟最终的交易价格则在33亿港元左右。有消息称,接二连三的潜在交易可能涉及的金额接近250亿港元,另有媒体分析认为,其相关资产转让规模将达到410亿港元。

  而有消息称,除了抛售其在香港及内地的资产,李嘉诚同时还在通过其他方式变相减持在港资产。置富产业信托日前公告称,打算出价58.49亿港元,向李嘉诚控制的长江实业收购天水围发展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这意味着通过此次资本运作,长江实业变相减持嘉湖银座近70%的股权。

  在李嘉诚这一波转让的资产中,零售及商业地产项目成为主要对象,且大多经营效益明显有下跌的趋势。如创办已经40年的百佳超市,截至2012年底在内地、香港的门店合计有345家,营业额虽高达217亿港元,但毛利只有2%-3%,约占和黄集团整体收入的5%。

  和记黄埔2013年上半年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零售业务营收总和约为187.8亿港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仅增1.5%,而去年同期则是11.8%;与此同时,包括百佳、丰泽、屈臣氏酒窖及Nuance- watson等在内的四种业态可比门店同比增长平均只有1.2%,远远低于去年同期的7.7%。

  有分析认为,和记黄埔的零售业务功能在于为地产板块等提供现金流,但伴随着零售业务的销售下滑以及地产板块的调整,这种零售+地产模式的平衡被打破,这也成为李嘉诚陆续转让零售资产的动因。继抛售百佳、西城都荟之后,丰泽、屈臣氏酒窖及Nuance-watson也很有可能成为被转让的对象。

  不过,对于相关抛售引发的“李嘉诚退出内地楼市”的猜想,日前李嘉诚旗下公司长江实业地产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郭子威公开作出回应。他承认正在商谈出售上海东方汇经OFC的意向,但否认了出售北京持有物业的传闻,并称不会退出内地楼市。

  地王频出王石拿李嘉诚示警

  由于近期内地土地市场异常火热,李嘉诚抛售内地资产的举动也成为业内“空军”拿来分析楼市风险加剧的论据。包括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在内的不少人士认为,李嘉诚抛售内地物业的行动无疑是一个信号,暗示内地的房地产繁荣即将进入尾声。

  今年以来,国内楼市房价持续走高,让不少房地产开发企业对后市“看多”预期明显加强,纷纷加入土地争抢大军。

  据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8月,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十个典型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811.6亿元,同比增长149.3%。土地成交均价为每平方米3259元,同比增长151.4%,已持续11个月同比正增长。

  大型房企在一线城市拿地尤为积极。据中原集团研究中心监测,8月十大标杆企业拿地金额已达266亿元,获得的权益可建面积达到508万平方米。连主攻二三线城市的恒大地产,也将进入北京等一线城市作为其下半年的战略目标。

  在9月5日这个“地王日”。上海、杭州、苏州当日分别诞生了总价或单价地王。上海徐家汇中心项目被港资地产商新鸿基地产以217.7亿元拿下,杭州华家池三幅地块共拍出136.73亿元,苏州金鸡湖两地块也被世茂房地产以47.25亿元收入囊中。

  而就在前一天,融创中国刚刚以21亿元兼配建27.8万平方米医院面积的代价,投得北京农展馆北路8号住宅地块。如果扣除配建的医院面积,每平方米楼面价高达73099元,创全国楼面单价纪录,成为北京新地王,业界预计物业落成后每平方米售价将超过15万元。

  在看到融创拿下北京新地王的消息后,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在微博上点评称“精明的李嘉诚先生在卖北京、上海的物业,这是一个信号,小心了!”。

  中房信研究总监薛建雄则分析说,李嘉诚是跨越周期投资的高手,每次都获得超高利润,曾在2008年金融危机到来之前出售上海静安寺附近写字楼就是很好的案例。未来美国QE退出,亚洲房地产和资产价格可能会有剧烈波动,李嘉诚选择在现在的时间点退出,潜藏的信号说明他或许已认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高风险区间。

  李嘉诚侧重投资欧洲已布局三年

  不过,对李嘉诚抛售内地资产的举动,也有业内专家表示,李嘉诚的资本腾挪,本质上仍是在商言商,追求效益最大化的行为。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就表示,国内楼市的庞大市场需求尚未得到完全满足,供求关系决定了房价将继续上行,以李嘉诚的动作来判断中国房价封顶,并不客观。

  有业内人士认为,李嘉诚家族近期大举投资欧洲特别是英国的投资策略,与欧洲资产处于低位阶段密切相关。相较而言,内地和香港资产处于高位。因此,减持高位资产,符合李家一贯的投资理念。李嘉诚侧重投资欧洲早在3年前就已开始布局。除了重磅投资的英国,以色列、爱尔兰、荷兰、奥地利、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都成为其“西进”的选择。今年开始,李嘉诚其旗下公司已经相继购进新西兰EnviroWaste废物管理公司、亚洲货柜码头、荷兰AVR-AfvalverwerkingB.V。废物能源转化公司等实业巨头。

  同策咨询研究中心总监张宏伟指出,从行业的角度来讲,通过对不同地区、领域的投资收益进行比较、规划,进而调整投资结构,也是很正常的情况。从李嘉诚的投资动向看,仍旧倾向于熟悉的区域,“更多的投资集中在英国,这和李家对英国的实际情况较为熟悉有关。”

  不久前,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以77.53亿港元的价格收购英国天然气供应商WWU,而该公司控制着英国天然气近三成的市场。通过至今累计耗资1550亿港元的并购,李泽钜已控制了25%的英国电网和5%的供水网络,被英国媒体评价为“几乎买下了整个英国”。

  而郭子威日前也对李嘉诚把投资重心转向欧洲的原因进行了解释。他表示,公司只是出于稳健的投资考虑,不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今天卖出去,明天价格合适还可能再买回来。国内外的投资机会同样都在关注,只是目前到欧洲投资的机会更多。”

【编辑:王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