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白云区江高镇江村告别旧窝棚 住进新砖房

2013年09月16日 13:50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菜农们都说新房比窝棚舒服多了。

如今的红砖新房。

  白云区江高镇江村拆除71个散落在田间的窝棚 将外来务农人员搬进砖瓦宿舍

  前段时间,白云区江高镇江村的外来务农人员告别了散落在田间的71个窝棚“旧家”,搬进了砖瓦宿舍“新房”,也为白云区田间窝棚专项整治工作拉开了帷幕。白云区计划从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按照宣传发动和部署任务、自行清理、全面集中整治、督促检查和总结验收四个阶段对田间违法搭建窝棚进行综合整治,并逐步推行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文/记者方晴 实习生文倩

  通讯员云宣 图/记者陈安

  窝棚憋闷又漏雨

  新家水电设浴室

  今年夏天,38岁的江西抚州菜农冯行孙的日子舒服多了。“以前住在窝棚里,大热天根本不通气,里面热得像蒸笼,晚上洗澡、上厕所都不方便,现在你看看这里的厕所多漂亮!”冯行孙边带记者参观新家边介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以前,冯行孙一家人住在菜田边的窝棚里,没有窗户,白天闷热得无法进入,晚上蚊子挥舞不去,下雨天更是到处漏水,遇上台风暴雨,还得紧急撤离。

  现在,冯行孙和另外十几户老乡一起搬进了集中安置改建的砖瓦宿舍房,红砖墙、石棉瓦屋顶,有窗户,还通了水、电、道路。每户人家住一间房,每间房子约30多平方米,最后一间是公共厕所和浴室。两排宿舍房的中间是宽敞的过道,每户菜农可摆放农具等用品,还有菜农在院子里养起了母鸡。

  记者到达村里时,正好赶上菜农们做午饭的时间。院子里好几家主妇都在淘米煮饭、炒菜。“现在住在这里方便多了,不用担心刮风下雨,洗澡也方便。”冯行孙的老婆蹲在门口刨着丝瓜,边跟记者说道。“是啊,现在我们住得很舒服,用水用电都方便多了,大家住在一起也有个照应。这儿离我们的菜地也只有几分钟的路程,政府还专门修了一条路方便我们的车开到菜田里。”冯行孙说。

  窝棚窄狭又易燃

  安全隐患留不得

  白云区的窝棚主要分布在太和、江高、人和、钟落潭镇四镇和石井、均禾、嘉禾三街。田间的这些窝棚户基本都是在该村租地种菜的外来人员,窝棚都是由石棉瓦、铁皮等搭建的,没有任何安全防护措施。“住户的日常起居,包括洗澡、上厕所等都是在窝棚区内,” 江高镇纪委书记熊奇家说,“一般的窝棚就10来平方米,室内还设置煤气炉灶和床铺,一家人都住在里面,又没有任何消防设施,易燃物品,电线乱拉乱接,很易引发群死群伤事故,属存在重大消防安全事故隐患的地方。”

  近年来,广州各地违章搭建的窝棚发生的失火、雷击等事故不断。今年初,白云区石井街一简易窝棚发生火灾,屋内的东西几乎已化为灰烬,只能看到电饭锅和一些铁皮的残骸,火灾还吞噬了两女一男的宝贵生命。上个月的“尤特”台风,天河区岑村车管所附近的8间菜农窝棚被完全摧毁,另有10多间窝棚顶被掀翻。一名菜农老乡,不幸被物品砸伤,头部缝了5针;另外,还有一名路人受伤,但好在都没有大碍。

  “我们也知道菜农也有他们的难处。”原来,菜农们早上两三时就要起床摘菜,有时一天有10多个小时待在田里侍弄蔬菜,播种、灌溉、施肥、除草、采收、看管;一旦刮风下雨了,还要立马跑到田里去照应。要是住的离田头远了,生产上十分不便。“但是菜地窝棚住人,存在严重的消防和安全隐患,必须拆除。” 熊奇家坚决地说。

  “菜田流动办公室”

  真诚沟通赢得棚户心

  然而,要让久居窝棚、照顾菜地的农民理解并接受不是一件容易事。“民心如不顺,告你到天涯。清棚须先暖棚,‘先安置后整治’就是在服务中实现管理。”江高镇党委书记张强坦言,拆掉一个、两个窝棚很快,但前面的劝说、说服工作才是最棘手的环节。为了及时了解窝棚户们的需求,窝棚整治办公室的成员甚至还在菜地里建起了“流动办公室”。

  泉溪村共有农田窝棚10个,村内成龙社有三个新搭建的窝棚,居住的全是英德籍农民,他们到泉溪村租地耕作时间还不到半个月。在农作物还没有收成、生产成本还没有回收的情况下,他们十分不愿意拆除窝棚。今年6月10日,村干部进窝棚宣传时,农户或者置之不理,或者语言态度比较强硬。后来,村书记独自一人留下来,希望与农户谈谈心,并承诺为减少在清拆窝棚过程中材料的损坏,由村派出工作队伍帮助拆除和给农田窝棚户相应补偿。6月14日村工作队进场清拆窝棚时,迎接工作人员的是棚户们真挚的笑容和茶水。

  一座村庄一政策

  一个棚户一办法

  除了真诚的沟通,江高镇窝棚整治专项工作办公室还坚持了“先安置,后拆除”的原则,采取“镇带村、点带面、奖代补”和“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等办法。

  前段时间,双岗村干部发现村内其中一间窝棚住有一户特殊家庭。这户菜农除了要打理田里的蔬菜外,窝棚里还有一个80多岁高龄的老人和刚出生的婴儿需要照顾,因此对该户窝棚采取了缓拆的办法,让他们进村找到出租屋后再拆。但菜农因为担心田里蔬菜被偷、照顾老人小孩不方便,迟迟不愿搬出。双岗村干部替他们想办法、找房子,当了解到菜农在运菜的过程中路况不好时,村干部主动地帮菜农解决这一问题,协助他正常地开展农业生产。

  峡石和鹤岗两村,主要以花卉种植产业为主,农户的窝棚与花卉的棚架相邻。在整治过程中,考虑到农户窝棚有看守花卉等经济植物的必要性,转变观念变拆除为整改,将农户的窝棚与花卉棚架连为一体,既保护了农户的利益,又达到了整治效果。

  “一村一策,一户一法”,是具体问题具体解决,是全镇35条村300多次的调研取经,是菜田里的“流动办公室”……下一步,白云区还将继续稳步推进农田窝棚的整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性关怀,按照“镇带村”、“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先安置后拆除”的办法,采取“纵向排名列单”、“横向看效果”的措施,让棚户告别危险的窝棚,早日搬进砖瓦新家。

【编辑:张玉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