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农村泥砖房整治已箭在弦上 投入大考验财力

2013年09月24日 13:4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紫金一户农家花了十几万元装修的泥砖房,一场洪水轻易将其泡垮了。

水灾半个月后,紫金一户村民家的泥砖房墙壁突然倒塌,好在没伤到人。

  ■编者按

  “尤特”刚走,“天兔”接着来袭。据省民政厅报告,截至9月23日8时,强台风“天兔”造成全省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7100余间。泥砖房的安全问题再次凸显。

  今年以来,罕见暴雨频频袭粤,洪灾中全倒户大部分是泥砖房,人员伤亡也有不少是因泥砖房坍塌所致。

  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胡春华强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摸清情况,下决心用几年时间解决农村泥砖房问题,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条件,提高山区农村防洪抗灾能力。

  全面整治农村泥砖房,已提上省委、省政府议事日程。经过十多年的改造,我省目前泥砖房的真实情况如何?都是哪些人住在泥砖房里?泥砖房为啥难拆掉?泥砖房改造又面临哪些困难和阻力?

  为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泥砖房,为全面整治泥砖房建言献策,推动全省农村泥砖房改造,南方日报和南方农村报记者兵分数路,深入粤东、西、北及珠三角的村庄,近距离调查了解,推出《广东农村泥砖房调查》,今天推出首篇,敬请关注。

  70岁老人唐明章,倒在坍塌的泥砖房下。

  几十年来,洪水曾经多次侵袭,这些泥砖房都一一挺过。但它们与这位老人一样,没有熬过今年5月15日的大水。

  这夜,大水冲垮的泥砖房,还将同村另一位老人杨亚力埋了。

  悲剧发生在从化良口镇仙溪村兰芳经济社。距离广州市区不远的从化,至今还有约1/6农民居住在潮湿、危险的泥砖房中。

  珠三角尚且如此,粤东西北的情形更让人担忧。每次狂风暴雨,泥砖房住户都在战战兢兢中度过,但房倒人亡的悲剧还是时有发生。

  农村泥砖房整治,已经箭在弦上。

  比例小 数量大

  目前农村有150万-160万户有人居住的泥砖房,在农村总户数中不会超过20%。但因绝对数量较大,平均以一户5间便有900万间,在分布上也有局部集中的特点

  解决泥砖房问题,一直牵动省委、省政府的心。那么,目前广东农村还有多少泥砖房?

  省扶贫办曾于2007年对14个欠发达地级市和恩平市泥砖(茅草)房进行过摸查。经初步统计,当时有泥砖房(茅草房)344.5万户,其中有人居住的为225.6万户。

  其实早在2003年8月,省委、省政府即发出《关于实施〈十项民心工程〉的通知》,首项即为农村安居工程建设:从2004年起至2010年,分期分批对全省农村15万户危房进行改造。而到2007年底,全省14个地级市86个县(市、区)(含恩平市)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5.038万户,受惠农民72.2万人。

  从2011年开始,扶贫“双到”工作启动,省扶贫办牵头进行第二轮农村危房改造。截至今年8月,消灭了29.3万户泥砖房。再算上近些年来,各地政府、农户自身以及其他途径的改造,“目前约有150万-160万户有人居住的泥砖房。”省扶贫办业务处副调研员陈植奎估计。

  省市等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让农村泥砖房比例不断下降,在农村总户数中不会超过20%。例如,五华龙村镇塘湖村委会主任钟宣宗介绍,全村共600余户人中,只有90多户是泥砖房,比例为15%。

  不过,比例虽然小,但因绝对数量比较大。平均以一户5间计算,160万户便是900万间,并且泥砖房分布出现局部集中的特点。

  从化的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9月4日,从化市泥砖房改造办公室副主任梁耀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从化全市有1.4万多户泥砖房,良口、吕田、鳌头三镇是最为集中的地区。

  据吕田镇国土所长刘巨辉介绍,吕田全镇约有9000户农民,只有三成左右住楼房,六七成都是泥砖房。从化良口镇仙溪村主任唐海平说,该村有人居住的泥砖房数量占到全村房屋总量的2/3强。记者在距离吕田镇区周边的水埔村、联丰村等地看到,零星的楼房点缀在大片的泥砖房中,不少村庄更是纯泥砖房。

  而在雷州市东里镇沙节村,不少村民依然居住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搭起的茅草房中。沙节村党支部副书记陈有见告诉记者,全村有500多户人家、2758人,目前仍有80多户茅草房亟待改造。

  据雷州市扶贫办统计,2011年雷州市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为19534户,其中大部分困难户依然居住在茅草房中。近年来,经过艰苦改造,雷州市目前仍有农村低收入住房困难户8444户。

  规划差 隐患大

  一怕水,二怕火。而偏偏广东就是雨水台风较多,这让泥砖房每次都饱受风吹雨打考验。老人也常常说起曾经“一把火烧了一片屋”的悲壮场景

  泥砖房大多有一定历史。省扶贫办在2007年的统计显示,房龄在20年以上的泥砖房占了将近七成,而且布局基本没有规划。“分田到户后,农民认为土地就是自己的,在里面乱建。”陈植奎说。

  陈旧的泥砖房,农具堆放在家门口,狭窄的泥土村道上散落着生活垃圾……这是部分农村常见的景象。尤其是在偏远山区,泥砖房坐落分散。

  乳源县一六镇高元村的泥砖房建设便是一例。走进高元村,一排排泥砖房展现在眼前,前几排的大多空置,有些已经坍塌。村民后来新建的泥砖房便向村后推移。

  即便是现在,新建房屋有规划的也很少。南雄市住建局副局长黄长江说,南雄市有200多个行政村,2446个自然村。截至目前,自然村有规划的207个,仅占8.16%,规划普及率非常低。

  泥砖房有种种不便和隐患。五华龙村镇村民毛学义列出一些:泥砖房里不能设置卫生间;屋顶逢雨必漏水;老鼠四处打洞;每到雨季安全就是大问题……

  努力了一辈子,一家7口人仍住在茅草房,雷州市龙门镇王家村73岁的冯景玉有点不甘心。“什么都没有,住在这里不方便,台风来时很担心。”

  在冯老这一代人的记忆里,除了冬暖夏凉外,茅草房更多是潜在的危险。“最怕台风刮,掀翻屋顶不说,还会房屋倒塌。”而偏偏广东就是雨水台风较多,这使得泥砖房在每次风吹雨打中都饱受考验。

  “现在,泥砖房很多用来堆放柴火,火灾隐患也大。”陈植奎说,“一怕水,二怕火。”雷州老人也常常说起“一把火烧了一片屋”的悲壮场景。

  在英德市大湾镇,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8月中旬的水灾中共倒塌农房2200多间,基本上均为泥砖房,其中全倒户达98户,近万名村民的居住情况受到影响。

  在今年“5·15”水灾时,从化仙溪村委会有90%以上的泥砖房在当晚的洪水中受损,160间泥砖房直接倒塌,641间泥砖房被洪水浸泡,老人唐明章和杨亚力也因此丢了命。

  在河源市紫金县,今年“8·16”水灾全倒户有1119户,大部分也是泥砖房。

  根据民政部门统计,在8月极端降雨考验中,全省倒塌房屋2.62万间,其中全倒户大部分是泥砖房,因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也主要是由于泥砖房坍塌。

  住户穷 改造难

  泥砖房住户中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户和贫困户、低保户等占了50%。以建80平方米楼房花费8万元计算,省里补贴1.5万元、市县配套0.5万元,剩下的6万元对相当多农户来说也非易事

  泥砖房有过曾经的辉煌。五华龙村镇里,村民毛学义81岁的母亲说起当年建房的情景,“30年前能建起那么漂亮的泥砖房,在村里是很自豪的。”

  老人家介绍,当时建房要先去山上砍木材作为建房材料。再去田地里挖土,用牛或人工把泥和水后踩均匀,再将泥放进方形木槽成型,然后在太阳下晒干。待泥砖晒干成型后,就能砌墙建房了。

  时至今日,老人家还记得,新房建成后,很多亲朋好友都会来家里坐坐,带点糕点糖果,以示庆祝。

  时过境迁。如今谁还住泥砖房,就会被人看低。“村里住泥砖房的都是穷人,娶老婆都难。”毛学义告诉记者,自己兄弟4人,两个哥哥“倒插门”,“媒人介绍对象,一看家里的房子,门都不愿进了。”

  记者走访也发现,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大部分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村民,积极响应泥砖房改造政策,而不少贫困家庭,只能对政策望而兴叹。

  雷州市农业局副局长、扶贫办主任李王告诉记者,目前雷州仍有8000多户茅草房有待改造,其中约有40%的家庭没有改造能力,大部分是单亲家庭、五保户、残疾人、大病致贫等家庭。

  “以建80平方米楼房花费8万元计算,省里补贴1.5万元、市县配套0.5万元,剩下6万元要自己出。”陈植奎说,这对相当多农户来说并非易事。

  省扶贫办副调研员陈植奎也提出,泥砖房住户中,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户和贫困户、低保户等就占了50%。对此,省委、省政府推出村安居工程建设时,就把贫困户、低收入家庭等困难家庭,率先列为改造对象。

  相对于改造来说,更为棘手的是群众的观念问题。紫金苏区镇小北村温远强家的泥砖房在8月的洪水中倒塌了一部分,但他坚决不拆。他说,叔叔一家在家乡就只剩祖屋这点念想,逢年过节都会回来看看,要是连祖屋都没了,就像没了根,这不好。

  投入大 考财力

  据估算,若以省财政每户补贴2万元计算,全面消灭有人居住的农村泥砖房,需要300亿元左右的资金,“第二轮扶贫50多亿元投入,财政已经感觉很吃力。”

  “不彻底消灭泥砖房,说不过去。”陈植奎从事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十余年,对此深有感悟。他认为,广东经济总量排名全国第一,但还有那么多农民居住在破烂不堪的屋子里,让人无法接受。

  话虽如此,若真要彻底消灭泥砖房,却不容易。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资金。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各级党政部门千方百计,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调动社会资金,提高补助标准。如省财政曾采取预拨等方式,不断提高财政拨付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从过去一年拨3000万元,至目前年拨付款达到10亿元。其中,2005年拨付1.4亿元,2006年拨付1.54亿元,2007年拨付1.925亿元。2011-2015年,全省财政直接专项投入将达81.23亿元,其中省级财政54.15亿元,市县财政27.08亿元。

  3000元、5000元、15000元……同时农户获得的补助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尤其是2012年以来,广东明确提出要在五年内完成54.15万户低收入住房困难户的住房改建和30万“两不具备”群众的搬迁安置任务,省各级财政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户至少1.5万元。

  但即便如此,在数量庞大的泥砖房面前,有限的财力依然难以在短时间内彻底解决泥砖房的问题。

  陈植奎估算,若以省财政每户补贴2万元计算,全面消灭有人居住的农村泥砖房,需要300亿左右的资金,这将极大地考验财政压力,“第二轮扶贫50多亿元投入,财政已经感觉很吃力。”

  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各地财政配套资金均存在压力。“泥砖房改造每户省里补助1万元,地方财政配套5000元,其中,湛江市财政配套2500元每户,雷州市财政每户配套2500元。”雷州市农业局局长、扶贫办主任李王告诉记者,因此,雷州市的财政压力非常大,2012年仅仅配套了80多万元,“如果去年泥砖房改造全部配套,需要930多万元。”

  陈植奎建议,能否将改造时间拉长一点,比如说五年或者十年,这样分摊到每一年的资金就不会太多。此外,可以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力量,“政府出一部分,社会捐助一部分,农民自己出一部分。”

  此前,改造泥砖房的有几路人马——省扶贫办是主力,此外国有林场、农场也对管辖范围的泥砖房进行了改造;地方政府也对水库移民等群体的泥砖房进行了整治。“建议成立改造泥砖房办公室,设在省扶贫办也好,别的单位也好,进行综合协调,将这几股力量拧成绳,才能毕其功于一役。”

  陈植奎认为,未来若要高水平拆旧建新,就涉及规划、国土、农业等部门,一定要成立协调机构,才能更快地告别泥砖房,让全省农户住上舒心的楼房。

  ■策论

  凝聚合力 打好攻坚战

  农村泥砖房的改造一直备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经过全省干群十几年的艰苦努力,一大批危及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危房被消灭,农村泥砖房比例不断降低。

  然而,严峻的事实也摆在公众面前,由于广东地域分布广,村庄散落分布,现存泥砖房的数量依然较大,每当风来雨来,泥砖房倒塌,破财伤人的事件时有发生。全面解决泥砖房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消灭泥砖房进入攻坚阶段。

  解决泥砖房问题,需要发挥十多年来探索的经验,也有充分把握时下的现实。经过十多年改造,已经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群众,积极响应政策,改建房屋。如今,恰恰是那些较穷苦的单亲、残疾人等家庭,因为无法筹集资金,而无法享受到好政策。如何引导这部分人群发展生产,脱贫致富,具备解决泥砖房的能力,是必须攻坚的课题。

  当然,也应该看到,新楼房建好后,并非所有群众都离开了泥砖房。受传统观念和民间风俗等影响,不少群众,尤其是跟泥砖房一起成长的那代老人,依然留守祖屋。因此,如何疏导群众离开泥砖房,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也是群众工作的一场考验。

  全面整治泥砖房,有土地的掣肘,也有指标的限制,而最大的难点在于资金,尤其是欠发达地区,财政配套压力大,短时间解决泥砖房问题所面临的压力更大。不过,透过农房建设的管理机制,可以发现泥砖房的管理还有提升的空间。

  事实上,农房建设涉及规划、住建、国土等部门,但广东农房建设主要由扶贫办负责,尽管各级扶贫办通过扶贫开发“双到”、扶贫济困日等活动,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解决泥砖房改建的资金难题。但不可否认,这种资金筹措渠道依然比较单一,甚至在与各部门协调建房问题时,都存在难题。因此,如何建立科学的协调机制,形成合力,充分将政府资源、民间资源和市场资源调动起来,参与到泥砖房的改造,十分关键。

  政策好,落实好才好。广大泥砖房住户作为政策的落实对象,在充分反映诉求的同时,更应趁着良好机遇,发挥泥砖房改造的主体作用,积极发展生产,勤劳致富,改变传统观念,不等不靠,更不能有依赖的思想。

  唯有干群凝聚形成合力,才能打好泥砖房改造这场攻坚战。

  总策划:张东明

  总指挥:胡 键

  策划统筹:梅志清 陈 永

  胡念飞 刘小骅

  执笔:南方日报记者 胡念飞 汤凯锋 南方农村报记者 王宏旺 采写记者:刘 进 张学斌 李秀婷 汤凯锋 陈晨 摄影:张学斌 刘进 汤凯丰

【编辑:张玉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