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房贷遭遇“钱荒” 买二手房拿不出全款免谈

2013年10月15日 13:51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买房,却贷不了款,最近不少买房人都遭遇这样的尴尬。365地产家居网对南京19家银行的房贷摸底显示,针对新房,有2家银行已经停贷,有折扣的银行只剩5家,且最低折扣为9折,12家银行恢复了基准利率。二手房贷款更加吃紧,除了2家银行停贷,还有11家银行明确表示无法确定下款时间。

  贷不了款,二手房交易下滑纠纷增多

  我市房价已持续17个月环比上涨,但不少买房人发现,近来部分二手房的价格在悄悄下滑。记者前天在宿源房产中介就见到这样一笔交易。一套报价200万元的学区房,最终195万元成交,这5万元是房主主动让步的,“我在河西看中的一套房正等着付款,但现在二手房贷款非常难,如果买主用贷款购买,不知道何时才能拿到钱。只能作出让步,让买家全款一次付清。”房东许女士无奈地表示。

  宿源房产中介负责人朱锦宝告诉记者,今年6月份以前,二手房交易完成网签后10日内贷款就能下来,6月份以后,贷款下拨的时间至少1个月,最长3个月以上,“最近不少二手房根本贷不到了,因此,很多卖家都提出‘全款再谈’的要求。”

  就在前天,一家知名房产中介因贷款迟迟下不来,被卖家李先生堵住了门,“6月份就说贷款能下来,到现在也没拿到钱,本来准备拿着这笔钱买新房的,现在不但买不了还赔了违约金。”李先生激动地在该公司总部讨说法。

  “门店现在疲于应付贷款下不来带来的各种纠纷。”大贺房产总经理陈晓吉告诉记者,他们在南京28个门店,最近因贷款下不来而未完成交易的有70多单。

  记者走访我市各大中介公司发现,贷款难不仅造成纠纷增多,成交量也明显下滑,“贷款下不来,贷款买房的不敢买,卖房的也不敢卖,尤其是置换升级的卖房人,宁愿降价卖给可以一次性付款的。”陈晓吉透露,本月他们公司的二手房交易量同比下降了近3成。

  而来自365地产家居网的统计显示,9月份我市二手房市场个人挂牌量为15972套,较8月少了3083套,跌幅高达16.18%,是今年4月份以后挂牌量跌幅最大的一个月。

  2家银行明确停贷,11家银行无法确定“放贷”时间

  买房贷款究竟有多难?记者走访了我市各大银行的营业网点。

  对于新房贷款,目前只有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5家银行有贷款优惠,其中,交通银行的优惠只针对合作楼盘。工商银行、招商[简介 最新动态]银行、浦发银行等8家银行不仅没有优惠,下款时间也没法保证,而广发银行更是开出了“利率上浮20%,下款可能性更大”的条件。

  相较于新房,银行对二手房更挑剔。365地产家居网的摸底调查的19家银行中,除了2家明确停贷,还有11家无法确定下款时间,“新房下款慢,是开发商干着急;二手房下款慢,着急的是卖家,他们等不及贷款,会通过降房价或者违约去找能全款买房的买家,但这样有实力的买家少之甚少,11家下款时间无法确定其实就是给大部分二手房买主判了‘死刑’。”网尚研究机构总经理李智表示。

  银行系统“后退”,楼市风险加剧

  是什么原因导致房贷钱荒?“没钱”是一个重要原因。信贷额度一般“年初松、年底紧”,上半年贷款增速较快加剧了下半年额度紧张。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个人购房贷款增加9628亿元,而去年全年这一数字为9910亿元。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表示,房贷收紧有利益层面的考虑。“今年资金面趋紧,吸收存款和同业借款的成本高企,银行必然要将钱用在收益较高的领域,而不是微利的房贷业务。”据介绍,目前5年期以上购房贷款利率不到7%,这在银行贷款业务中属不挣钱的薄利项目。基于利润考虑,一些城商行早在几年前就已不再开展房贷业务。据业内估算,投放到小微企业所得利润比房贷高出至少20个百分点。

  “房地产商、地方政府和银行向来被认为是推高房地产价格的主要力量,如今,作为三大主力之一的银行系统‘后退’,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长期以来的多空博弈发生了重要的力量改变,楼市风险正在不断加剧。”一位业内专家指出。本报记者顾小萍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