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城乡一体:城镇化不是农村的退化

2013年12月26日 14:43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张庄社区新旧对比图。如今的张庄遍布着白墙灰瓦的两层小楼,园林式庭院,仿佛江南小镇。

破题

  临近年末,“三农话题”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在24日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了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重要意义,强调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在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农村也将探寻出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力求摆脱“边缘化”的梦魇。如今,新型城镇化在摸索中前行,在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同时,也触及了我国的“城乡二元困局”。

  近日,本报记者行走1500公里,走进河南平顶山张庄社区,探寻新型城镇化和农村社会生产生活格局的优化路径。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 钟啸 发自河南平顶山、梅州、广州

  取经

  □艰难而无奈的造血13个老板走得只剩1个

  “现在人已经少了很多,之前广场上就没有不停车子的时候。”楼下又一阵嘈杂,舞钢市张庄社区副主任董瑞杰丝毫没有张望的意思。的确,这个坐落在平顶山尹集镇的小社区曾经是这么受关注,不止一次成为全河南甚至全国农村社区的典范。

  “整个社区建设最早起源于一个‘扶贫项目’,当时一共也就涉及了30多户的贫困户。”董瑞杰的记忆又回到了2009年时的“老村”,当时这30多户人所居住的地方既没有上下水,也没有像样的村道,“天好的时候,上山、下山也都要半个多小时。如果下起雨,就完全没有路了。”

  身为“包村”的扶贫工作人员,董瑞杰当时的工作就是与这些贫困户打交道,他还记得有一次赶上下雪,所有上学的孩子都出不去,就连生病的人也根本没办法出村。

  “当时就问大家的意见,很多人都表示愿意搬出来。后来我们把意见上报给了市里,舞钢市当时就提出,既然村子要搬迁,就不要只看到这30多户,为什么不做一个社区?后来大家想得越来越多,这个社区也就越来越成型了。”说起来三言两语,但是整个过程却是如此艰难,凭借着农业资金的“打捆使用”,张庄社区的原始积累如此微薄,根本就拖不动这个当初看起来如同“乌托邦”一样的项目。

  “我们刚刚做一期建设招标的时候,好多老板都跑过来抢,最多的时候一共来了13个,但是我们一说,整个项目建的房子都必须按照500元到600元每平方米的成本价卖给农民,项目本身赚不了多少钱,而且还要他们先垫付工程款,这一下都跑了。”说来都觉得格外幸运,另一个参与过招标的工作人员表示,这13个老板最后只剩下一个,这个老板也就成为了最早的建设者,开始了最初的社区建设。

  □年入5万元不是梦能人崛起带来“抢房潮”

  看着记者背着硕大的旅行包在张庄四处张望,站在家里二楼的石金民打了个招呼,“进来坐坐吧,叔跟你说说。”在有关张庄社区的新闻中,石金民也屡次当过采访对象,这位农村能人对社区建设表达的支持溢于言表。

  “社区建设总的来说是我们农民占了大便宜。”据他介绍,自家这栋226平方米的房子主体部分花了13万元,不过政府补贴了3万元。

  “现在越有钱的人就越喜欢住农家宾馆,社区盖起来之后,环境好了,城里人都经常来玩,好多人的旅馆都赚老钱了。”村民口中的这些赚老钱的人里,王德洋算是最有名的了,他的玉竹宾馆是不少来访者们都会走访的地方,“旅馆的季节性很强,但我这一年也能有个5—7万元的收入。”

  于是,一批能人的崛起,终于为大伙入驻社区带来了另一个更具诱惑力的动力,那就是致富。据村里人回忆,一期卖得不温不火的社区,却在二期迎来了“抢房潮”。2012年10月,二期开发启动,农户们居然出手,有的时候甚至是自己家人争一套房子,吸引大家从老村中走出来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这群能人的光晕。

  “一期建好之后,很多人也看到好处啦,好多人住到社区,搞了项目,都挣到钱了,今天这个人搞山野菜加工挣几十万元,明天那个开宾馆一年挣个5—6万元,后天又有哪个整了个车跑运输能挣几万块钱,能不动心吗?”在亟待转型的乡土社会中,流传最广莫过于这种能看到真金白银的“财富故事”,董瑞杰也表示,本着自愿的原则推进社区搬迁一下有了活招牌,“大家都知道了,房子买到了,抵押贷款,搞个项目就能赚钱。自己盖个房也要十来万,为啥不去买?”

  □如何走过未知独木桥激活土地价值带动农村社区发展

  整齐的楼房,明亮的路灯,宽阔的村道,鲜亮的绿化,但却没有一个住户交物业费;清新的空气,美丽的景色,大量优质的资源,但经营各类旅馆、山野菜、工程建设的人支付的成本却极低。

  但这背后都有赖于一条逻辑的闭环,而这最后一环便是土地。对此,张庄社区,乃至整个舞钢市都不否认。

  “政府及社会资本投入建立社区,以极便宜的价格卖给农民,农民进入社区,让出宅基地。政府或社会资本回收土地之后,在填补耕地指标之后,用剩下的地块招商引资,从而反哺社区。”一位河南当地的政府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简而言之,这就是整个模式运转的逻辑所在,“在农民向社区集中的同时,耕地向生产大户的集中也在顺势推进,从而在切断农民与老村的居住关系的同时,也一并割断它们与土地的经济联系。在这过程中,招商引资而来的项目往往也成为了承载农民转型的第一个平台。”

  抽象地来说,这就是在张庄社区身上发生的一切,2009年前后,当地的土地流转也开始加速,“当时很多老板在山上租地,搞了花卉、果木、茶叶等农产品,农民手里的地开始很快向大户手里走。” 一位当地人向记者介绍道,当时舞钢市搞起了两集中,农民向社区集中,同时土地向经营大户集中,出租土地的人在获得稳定租金的同时,又成为新承包人的雇佣者。

  “土地流转对社区集中有一定的关系,只有让农民从土地里解放出来,他们才愿意到社区里。”前述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农民集约居住之后,集中起来的宅基地便成为了巨大的财富。

  只要能够成功招商引资,不仅农村社区长远发展的资金问题能够得以解决,就连一直困扰决策者的农民城乡转化难题也能迎刃而解。早在2011年,舞钢市人民政府就和广州颐和集团签订了龙凤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以共同推动这一项目的发展,而这一项目的用地便有相当部分是进入社区的农民的老宅基地。

  “等景区建好了,人来玩得更多了,我们这里的人家家都能搞个旅游点,还能去上班,户户有项目,人人有工作,那岂不是美得很?大家再也不用靠种地养活自己了。”说到这儿,董瑞杰笑了。

  不过,这一切真的如此顺利吗?一位河南的基层工作人员表示并不见得,这最后一跃的成功与否还在未定之天,而如今河南农村社区建设过程当中流露出的种种问题已经冒出苗头,“有的人进了社区,不愿拆老房子;有的地方是农户城乡转化不顺利;还有的地区推进过快引起了债务问题。农村社区建设总的来说仍是一个长期工程。”

  落地

  珠三角探索改革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因地制宜推进土地高效利用

  类似张庄社区这样的案例,其实广东并不缺乏。改革开放35年来,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取向,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改革完善探索,并在因地制宜高效利用土地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珠三角部分地区就应开始探索转包、转让、出租、互换等方式流转承包地,因地制宜地推动落实好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据统计,截止到2012年底,珠三角地区已完成二轮土地承包的村组66375个、占村组总数99.4%,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936.8万亩、占耕地面积93.3%,承包农户总数327.1万户,签订承包合同305.4万户。广东省按照土地产权可分性原理,将土地所有权以宪法规定为基准,置其于集体所有的所有制框架,强化土地的农户经营权以及相应的收益权和流转权,改变了过去平均地权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状况,推动土地的集中、规模和企业化经营。

  除此之外,广东还率先构建了土地使用权入股为核心的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成功摸索出对社区土地产权进行界定的灵活手段,形成了多种多样土地集中机制,而这些都直接催生出了包括家庭农场式、合作经营式、股份合作经营式在内的多种规模经营模式。据初步统计,珠三角地区已有股份合作经济联合社1873个,股份合作经济社8559个,参加农户124.3万户,涉及农民503.2万人,发放股权证375.3万个,实行股份合作的耕地面积268.5万亩,占珠三角地区流转土地面积63%,占全省土地流转面积的31.3%,占全省承包地面积2808万亩的9.6%。其中,东莞、中山、佛山3个市土地流转比重都超过90%。

  2005年省政府出台了《广东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允许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土地市场,依法进行出让、出租、转让、转租和抵押,与国有土地同样进入统一的土地交易市场。广东堪称首个通过规章允许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合法入市流转的省份,突破了“非经政府征地,农村土地不得合法转为非农用途”的束缚。截至2013年5月,全省由集体经济组织出让、出租或抵押的集体建设用地4685宗,面积3798万公顷,其中珠三角9市3081宗,面积3625万公顷,分别占流转总量的65.8%、95.4%。

  手记

  来自泥土的复兴

  过去10年,中国总共消失了90万个自然村,“比较妥当的说法是每一天消失80—100个村落”,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所援引的官方数据此前令不少人唏嘘。

  然而,抛弃乡村的这群人之所以出走,是因为房子太破还是生活太单调?似乎并非如此。

  农业收入的走低,公共服务的缺失都是令农业吸引力不再的重要原因。纵观数千公里的京广高铁两旁,大大小小的村庄各不相同,但其衰败却大多绕不开这两个因素。

  因此,农村的复兴,绝非源自一砖一瓦,一石一柱,而是源自一条活路,一些改变。千里之外的张庄社区能够小有所成,正是因为社区的建设提供了更好的营生渠道与更佳的生活方式。就在身边的长教村能有今日,也在相当程度上得益于多元化生产方式的引进。

  当前的农村亟待引入活水,招来变量。“这里不光是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理念和经验。”一位河南当地的学者表示,未来的新农村建设必然不同于城市,但也应该形成自己的产业和经济生态,“农业生产必不可少,但是如果仅限于农业甚至是种植业,那么也必然是走入了另一个极端。”

  不过,市场上讲求的是交易与对价,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何调动农村资源有效对接市场将成为促成这一轮造血的胜负手,其中,土地当然更是撬动这一切的杠杆中的杠杆。

  总策划:莫高义 王芃 张东明 王垂林 蔡瀛 总统筹:郭亦乐 黄维德 郎国华 柳剑能

  执行:卢轶 曾峥 李海涛 罗彦军 林鑫 张迪

【编辑:张玉玺】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