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梁棚改:拆除干群“隔心墙”

2014年01月28日 13:3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参与互动(0)

  尽管时至寒冬,但北梁新区的居民享受着“暖冬”的惬意,感念着党员干部的好作风。全国最大的城市棚户区——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河区北梁棚户区改造工程启动一年来,进驻现场服务群众的2000多名党员干部“不让任何一件事掉在地上,件件难事有人担”,有力推动3万多居民先期实现了“宜居梦”。不仅没有出现一起群访事件、未发生一起治安案件,反而群众给征迁干部送来上千面锦旗,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

  “干部作风确实转变了”

  这几天,已告别“蜗居”日子的北梁群众,在一座座崭新的安置楼里,摆盆花、贴年画、擦玻璃、挂窗帘,喜迎新春佳节的到来。而北梁棚户区各拆迁办公室的墙面上,则被一面面锦旗装点得红彤彤。

  在北梁棚户区动迁办第十片区一个办公室里,记者看到墙上挂着居民梁明亮所送“公平公正,温暖人心”的锦旗。原来,他家10多年前办理的房屋产权证遗漏了一个小耳房,“包户”搞拆迁工作的干部请来市测绘院工程师实地查勘后,为他增补了19.45平方米住房面积。 

  “真心服务百姓的干部,我们当然要竖大拇指。”梁明亮说,干部们把旧房面积测量、政策解释、房屋产权登记、拆迁补偿金发放及购房手续“全包了”。直到现在,片区组长邢莉还经常带干部们过来问寒问暖,说句心里话,多年没见这么好的干部了。

  借北梁棚改契机,包头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全市各旗县区和机关单位抽调2167名党员干部入驻现场服务群众、开展动员搬迁安置工作。划片建立123个党支部和居民小组,每个片区由一名县处级干部负总责,每个小组由一名科级干部担任小组长,每名干部对应几户到十几户居民。

  同时,组织群众推选大家信赖的居民代表809名,全程监督、参与搬迁安置工作。

  不久前,圆了“楼房梦”的群众,纷纷以锦旗表达对干部的感激之情。送来的锦旗已有上千面,把征拆办证大厅和各拆迁办公室的墙面,装点得红彤彤、亮闪闪。

  “干部作风确实转变了。”不少北梁群众说,走在巷子里,经常会遇到在电视里见过的市、区领导;而包户干部则天天上门,就像自家人一样。

  北梁棚改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史文煜说,在这次拆迁中,他们把致群众的一封信作为“敲门声”,把基层组织建设作为“门把手”,让居民彻底了解和理解政策,让干部和群众点对点、面对面交流,所做的工作才最大可能地体现了民意,赢得群众的积极支持。

  “不让任何一件事掉在地上”

  困难群众多,邻里产权纠纷层出不穷,是北梁拆迁的一大难题。干部们想方设法把一个个矛盾就地化解,可东河区委宣传部长张磊所负责的片区内,一个“家庭秘密”难住了大家。

  一位患胃癌晚期的老人,原有住房40平方米,按政策可选60平方米的新房,但老人坚持选80平方米的户型,将来要留给孙子,否则就不同意搬迁。

  老人患病已数年,儿女们一直隐瞒着病情为他治病,均欠下不少外债。若按老人的想法,须补5万多元差价,可又无钱可缴。子女们悄悄商定,选一套廉租房,领13万元补偿款,继续给父亲治病。

  “老人要置家产,子女要钱给老人治病。”张磊说,“秘密要保守,我们一时没法做老人的工作,事情僵持在那里。”几位包户干部日思夜想,终于拿出一个方案:按老人的意愿要大房子,别让患病的他为此熬煎,大家分头去借钱,老人“百年之后”再卖房还债。子女们同意了,老人的心愿也满足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干部们把北梁群众千头万绪的难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办。从而推动居民态度由初期的“抵触反感”“怀疑观望”,向“全面参与”“主动支持”转变。

  “不让任何一件事掉在地上,件件难事有人担;群众的目标,就是干部的任务。”包头市委组织部长索耀乐说,干部们把居民当亲人,扑下身子,放下架子,发扬“白加黑”“5+2”精神,放弃中秋、国庆长假解决了数不清的“居民大事”。

  “群众路线”构建干群“血肉联系”

  “以心换心,定能成功。”包户干部张立坤说,“为群众办事,我们深受教育。”

  张立坤是东河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2013年9月她被抽来滨一社区第八片区任小组长,与另外8名干部负责35户居民的动迁工作。其中一户70多岁的老两口,曾为一个菜窖征拆问题上访过15年。此次征拆,按政策老人在北梁的平房只能享受65平方米的产权调换房。但他们提出要90平方米回迁房,且15万元的差价只交5万元,若不能如愿还要上访15年。

  为了说服两位老人,张立坤与同事天天上门拜访,“一口一个阿姨、叔叔”地叫,给他们介绍征拆方案、政策,开自己的车拉他们去看新房。不知跑了多少趟,50多天后,两位老人放弃了原先的想法。

  张立坤说:“做群众工作一定要耐心、关心、细心,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特别是对被征拆户的牢骚、抱怨,要倾听、安慰、理解、包容。”

  在北梁,像张立坤这样的干部比比皆是。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不光按期完成了征拆任务,也拆除了干群之间的“隔心墙”,打开了许多百姓的心结。

  走在北梁,到处都能见到干部们忙碌的身影。从包头市委统战部抽调来的包户干部史亚荣,得知居民张秀清养殖的4000多只鸡无法处理,成为搬迁的“绊脚石”,迅速通过三官庙社区广播,号召党员干部利用各自的人际网帮忙卖鸡,仅两天时间就全部售罄。

  在东河区政法委书记刘燕丹看来,包户干部群体中折射出这样一种“北梁精神”:在困难方面,把老百姓当作亲人;在征拆问题上,公平公正没有亲人。他们能说百姓的话、能想百姓的事,能把群众的困难帮扶到位、合理的要求落实到位、不合理的要求说服到位,这是赢得群众信任与“和谐拆迁”的重要工作方法。(记者贾立君)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