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房企集体寻求有质量的增长

2014年04月08日 19:59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参与互动(0)

  从2014年开始,大型房企集体进入“有质量的增长”元年。

  截至目前,房地产销售额TOP20企业中,除恒大、金地等少数企业外,近八成上市企业已经公布2013年业绩。龙头房企年报普遍呈现三大特征:2013年业绩大幅增长,2014年销售目标则相对谨慎;毛利率集体下降,但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稳定增长;去存货、快周转,成为应对行业调整期的统一动作。在有效控制销售成本、融资成本的情况下,也不排除通过价格策略的调整,抢收2014年。

  2014年销售目标藏“玄机”

  2013年,对很多房地产企业来说,都是创下多个历史新高的年份。目前,万科、中海、碧桂园、华润置地、融创中国、绿城、龙湖、招商地产、富力地产等多个TOP20房企已经陆续公布2013年业绩。其中,万科仍是中国房企营收冠军,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1354.2亿元,同比增长31.3%。作为更能说明房企销售水平的签约销售金额,TOP20房企增长快速。除了招商地产销售额增长仅为10.72%外,几乎所有大型房企保持了20%以上增长。其中碧桂园、融创两家企业爆炸式增长了153%和54%,达到1060亿元和547亿元。

  不过,对于2014年的销售目标,大佬们不约而同地集体谨慎起来。其中,万科、碧桂园、龙湖等企业,不约而同地将增速确定在20%或略低。其中万科目标销售额为2000亿元,较去年的1709亿元增长17%。龙湖目标销售额570亿元,增速20%,与上年持平。

  细看2014年各家房企销售目标,有些企业在市场行情远不及上一年的情况下,设定了较高的去化任务。比如,绿地有超过3200亿元可售货值,今年销售目标2400亿元,较去年增长47%,以此目标带来的营销压力是去化率要达到75%。万达以3000亿元货值设定2400亿元销售目标,去化率要求更高达8成。雅居乐以1000亿元货值冲刺700亿元销售目标,去化率要求为七成。

  “在2014年楼市行情可能远不如2013年的情况下,很多机构投资者开始质疑房企去化率能否实现六至七成,对于把去化率确定在七成甚至更高的企业,其略显激进的目标,或许意味着它的资金压力更大,并有可能在价格策略上率先有所松动。”一位房地产界资深人士称。

  毛利集体下降

  而从TOP20房企2014年战略来看,多数企业正努力寻求“有质量的增长”,其中一个重要指标是对净资产收益率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可否认,随着土地成本、融资成本等各项成本的提高,房企毛利率正逐年下降。房企动辄50%以上毛利率的“野蛮扩张”时代正在终结。以此为转折点,房企开始思考如何轻装上阵,提升净资产收益率。

  以万科、龙湖为例,2013年,万科结算毛利率23.69%,同比下降3.72个百分点,但全面摊薄净资产收益率为19.66%,为1993年以来的历史性高位。龙湖地产净资产收益率更高达21.73%,成为业内净资产收益最高的内地房地产企业之一。另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内地房企中,净资产收益率能够达到20%以上的企业少之又少。

  保持低负债,同时又维持较高的业绩增长速度,内部管控及成本控制便极为重要。而中海、华润、龙湖等企业依旧在这些方面保持领先。以融资成本为例,海外融资已成为诸多房企的首选方式,业内领先企业也多将融资年利率控制在7.5%的规模。最为典型的是龙湖,2013年,龙湖融资成本由年利率6.72%下降至6.58%,近期龙湖获得的一项29.25亿港元银团贷款,综合成本仅为4%,为民营房企中最低成本。

  此外,对于信托等较贵的资金,品牌房企也在努力减少使用。融创中国执行总裁汪孟德便表示,目前公司在信托方面做的业务已经非常少,新的融资方案也基本上不再考虑。

  ■海证/文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