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危”老房子怎么修?维修的钱由谁出?

2014年04月09日 11:24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奉化塌楼事件引发人们对危旧房安全的忧虑,读者打进热线问——

  “高危”老房子怎么修?维修的钱由谁出?

  本报记者昨走进杭州拱墅区危旧房改造现场

  浙江奉化危房坍塌事件再度引发了人们对危旧房安全的忧虑。

  住房安全是居住的底线,连日来,本报热线96068连续接到老房子住户反映:“由于自己住的老房子年久失修,不同程度地存在楼体倾斜、墙面开裂、房屋渗水等房屋安全质量问题,希望这些安全隐患能尽早消除,让住户们住得安心。”

  同样,杭州各个城区的住房和城市建设局的咨询电话这两天也成了“热”线,各类有关房屋安全的信访件大幅增加,仅拱墅区住房和城市建设局昨天一上午就交办了10件,是平时的5倍。

  身处危旧房的居民最关心的就是:自己住的房子究竟安不安全?出现问题了怎么修?维修的钱由谁出?

  目前,拱墅区住建局正在深入开展“民生房管”专项行动,陆续对辖区内排查出来的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存在安全隐患的旧住宅进行改造。

  这些老房子现在改造得如何,居民们还满意吗,还有什么顾虑?昨天,本报记者走进危旧房改造现场。

  □通讯员 周莉 实习生 岳鑫

  见习记者 霍翟羿 本报记者 魏皓奋 钱祎 文/摄

  长乐路20弄“楼歪歪”

  该修修补补还是推倒重来?

  长乐路20弄11幢1-2单元房屋,是拱墅区重点关注的危房之一。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杭州长乐路20弄。

  20弄11幢的房屋由两幢7层楼房组成,1-2单元房屋和3单元房屋间建有楼梯平台,两幢楼房中间有一条1米多宽的过道。11幢的近百户人家,平时出入都得走这条狭窄的过道。

  该楼居民周炳坤说,这幢楼建于1996年,2000年因西溪河道整治工程需要,杭州市河道整治建设中心从杭州石粉厂购买了这批房子用于居民安置。然而,2001年起,住户入住后,陆续发现房屋出现了墙体表面开裂、临近3单元的楼梯平台挤压开裂、外墙面渗水等情况。

  周大伯给记者展示了当初批复文件的复印件,他认为,1-2单元房屋从建成起就“先天不足”:“本来1-2幢只准备造3层楼房,后来加到了7层。没住多久墙就开始开裂,楼很明显地往西南方向倒。”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该房屋原产权单位杭州石粉厂多年前已倒闭,原设计单位杭州应用工程设计学院建筑设计研究所、施工单位浙四建公司也已更名改制。

  到底该由谁来负责?去年10月,周大伯等住户主代表找了浙江瑞邦建设工程检测有限公司,对房屋进行现场勘验检测。

  勘测结果显示,该房屋危险性等级为C级,即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

  3月初,在拱墅区住建局的督促协调下,根据原房屋原设计单位——杭州联纵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提出解除危险点的设计加固方案,由房屋原施工单位——省建工集团愿意出资聘请浙江天固建筑特种技术有限公司实施危险点加固。

  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1-2单元楼房四面离地1米多高的墙面,颜色较浅,有粉刷的痕迹,楼梯平台等部位也已经过修复。

  但这样的处理,居民仍有顾虑。

  “刷一下还不够,我觉得这幢房子地基就不牢,每次旁边拆房子,这幢房子就会摇。”11幢2单元住户陈先生说,“我们家里的墙面,经常开裂,年年都要重新粉刷一遍。”

  谈到解决办法,楼内居民普遍认为:加固工程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地面沉降、房屋倾斜、消防通道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应该进一步采取措施,甚至是推倒重建。

  这幢楼房的加固措施是否牢靠?记者采访了拱墅区建设工程质安监站站长杨遒。

  杨遒介绍,目前,2单元墙体与3单元楼梯平台接触处的危险点位加固处理工作已基本完成,平台挑梁部位的碳纤维网格布已铺设,破损开裂的楼梯平台挡板已修复,其余危险点位的加固施工也即将完工。

  而关于居民最关心的楼房倾斜、消防通道设置不合理,杨遒承认,问题的确存在。

  “我完全理解居民的心情,这幢楼房确实是斜的,我要是住在里面,也会提心吊胆。”杨遒说,“但是我们负责的去危加固工程,不是我或者居民说了算的。这次的加固方案,是联纵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根据现场勘测制订的,他们的结论是楼房沉降接近稳定。”

  杨遒表示,虽然去危加固工程已经完成,但他们还会继续跟踪观测;另一方面,周炳坤等业主,准备再做一次房屋鉴定,看看修补工作的成效。这幢C级危房,究竟是已修复完成,还是亟需推倒重来,还有待进一步的结论。

  现场探访

  大关南七苑2幢地下室变“水库”

  16年的“顽疾”该如何治?

  “你看,这房子有多少裂痕!”昨天下午3点多,记者来到大关南七苑2幢楼下,一说起房子的问题,许多居民立马围拢过来。

  2幢共有2个单元楼,都沿河而建,往东不到二三十米就是上塘河。

  乍一看,这两栋单元楼与普通的老小区楼无异,但仔细一看,楼体上确实有不少裂痕,歪歪扭扭的很难看。

  “这还是几年前刚刚修补过的呢!”住在1单元6楼的胡女士指着楼梯口侧面的一堵斑驳的墙面,上面满是密密麻麻的细碎裂痕,胡女士言语中很是无奈。

  家住1楼的韩大伯领记者来到家中,老人卧室的天花板上有一道长长的裂痕,一直贯穿整个天花板。

  “要是这里竖着裂开来了,我肯定要跑出去了,住都不敢住。”韩大伯摸着身边的一面承重墙说。

  记者在整个单元上上下下跑了个遍,墙面裂痕、石灰脱落等情况随处可见。但居民们担忧的还不仅如此,地下室渗水的问题才是让他们最担心的。

  “我们大多是1998年拆迁过来的,刚搬过来时,就发现地下室不对劲。”胡女士说,“一下雨,上塘河河水倒灌常引发地下室严重积水,不下雨的时候,水也退不下去。”

  但由于当年的建设单位都已经解散了,物业公司和小区居民无力承担改造的费用,维修工作也陷入僵局。

  去年七八月份,几户人家开始自己动手解决地下室渗水问题。他们把地下室隔出了10个小房间,或把地面垫高,或加防水层进行处理。

  “我们家自己花了6000多元,把地下室的一块地面垫高了30厘米。”胡女士无奈地说。

  居民们的意见这么大,16年的“顽疾”该如何解决?

  “去年5月份,我们请杭州市房屋安全鉴定的专业机构对大关南七苑2幢的房屋现状进行了检测。”大关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许建中给记者看了一份检测报告,上面写着:“经现场直观查勘、检测:未发现被鉴房上部结构因地基基础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裂缝及变形异常,房屋整体倾斜正常;未发现房屋上部外露的承重墙体、钢筋混凝土梁受力性开裂及楼盖断裂性裂缝等异常。查勘中主要发现被鉴房存在地下室底板渗水及墙体受潮等问题。”

  “报告显示房子不算危楼,但是旧楼。”许建中说,由于地下车库堵漏问题是建筑上普遍存在的难题,为了彻底解决地下室积水问题,由拱墅区区住建局牵头,委托大关街道承办的针对该幢地下室渗水维修工程的方案已经设计好了,目前正在征求居民意见。简单说,就是拆除居民自行搭建的隔间,然后对地下室做好防水处理。

  “今年3月初,居民意见刚收上来,大关南七苑2幢总共48户,同意改造的20户,不同意的14户,维持现状下同意改造的8户,随大流的3户。”许建中表示,还需做部分居民的思想工作,等达成统一意见后便可开工。

  政策答疑

  危旧房该如何改善?

  改善费用由谁承担?

  危旧房产权性质复杂、工程量大、耗资多,为强化危改工程的资金保障,杭州市确定了通过市、区政府和产权人、单位及市场运作等多个途径的资金筹措办法。

  其中,非项目带动类工程应由政府出资的改善费用,根据市政府规定由市、区财政按照1:1的比例分担,并建立危旧房改善资金专户,由市财政局和市审计局对专户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项目带动类的危改项目,其资金由建设单位自筹。

  2006年9月,杭州市房管局出台了《杭州市区危旧房屋改善实施办法(试行)》,对于杭州市区危旧房屋的处理方法,作出了统一的规定。

  危旧房主要包括哪些?

  市区范围内(不含萧山区、余杭区)国有土地上的木结构、砖木结构等危旧住宅;厨房或卫生间等设施不全的非成套住宅;以及其他需要改善的危旧住宅。

  危旧房改善有哪几种手段?

  主要通过下列手段:维修改善;拼接改善;重建(翻建)改善;其他改善。其中,就地改善为主、搬迁改善为辅。

  符合条件的危旧房改善,要经过哪些步骤?

  危旧房屋改善项目计划由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或区政府指定部门征求危旧房住户意见和可行性后,向区危改办提出危旧房改善申请;区危改办受理申请后向市危改办申报,经职能部门批准后,由区危改办在改善项目区域内发布改善项目公告,随后根据审定的项目预算拨款。

  危旧房改造的费用由谁来承担?

  维修改善所需费用由房屋产权人承担。因特殊原因,产权人承担维修改善资金确有困难的,可向政府申请维修改善经费补助;拼接改善使房屋建筑面积增加的部分,由房屋产权人或公房承租人按房屋重置价进行资金结算,并取得相应产权;重建改善的安置补偿参照杭州市城市房屋拆迁政策执行。

  危房改建时,住户如何安置?

  危旧房屋改善实施单位对异地安置的住户应当发放临时安置补助费,或者提供临时周转用房。原地安置的住户由其自行过渡,临时安置补助费按同等地段城市房屋拆迁临时安置补助费标准的50%发放;对持有民政部门核发的有效的《杭州市困难家庭救助证》的家庭及确有困难的孤寡老年户,根据住户申请,经核实后,实施单位应当安排临时周转用房。

【编辑:张慧鑫】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